第(1/3)頁 天宮空間站,運行高度378k。 唐偉天和何倘鉆到s-62的球形外凸觀景窗口,看著不遠處張開貨艙和機械臂的光榮號捕捉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全過程。 現在是12月15日,距離光榮號入軌已經過去了四天,這架航天飛機并沒有按照預期返回。 13日的時候地面決定讓光榮號在太空多停留兩天,并使用剩余的燃料機動到天宮空間站附近,完成一次航天器捕捉-維修演練,對象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 天舟一號和天舟二號飛船都是之前就制造好的老貨運飛船,尺寸小浪費的重量也不少,新一代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能運載更多貨物而且更便宜,使用長征七號火箭進行發(fā)射。 天舟一號已經完成任務大氣層燒毀了,天舟二號于11月底承包給了藍劍航天的青龍二號火箭發(fā)射,已經完成了補給任務,準備離開空間站帶著眾多垃圾進入大氣燒毀。 說起來由于天宮空間站頻繁接待游客,太空垃圾產生速度非常快,這次天舟二號差點都裝不下。 接待游客的補給還好說,團結號或者堅定號順便帶一點消耗還能接受,但實在沒辦法又帶垃圾下去,所以天舟二號就成了垃圾桶。 剛好趕上光榮號發(fā)射,航發(fā)委商議之后決定延長滯留時間,以天舟二號飛船作為演練對象熟悉航天飛機機械臂的操作流程,為前進號的組裝做經驗儲備。 兩名航天員自然沒意見,他們又不會嫌棄在太空待的久。 任務流程也不算困難: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先脫離空間站,然后光榮號就會靠近并打開貨艙,張智光將嘗試用機械臂把折疊起電池板的天舟二號放進貨艙,進行模擬維修后又進行釋放。 在完成最后的廢物利用之后,天舟二號最后將自己飛入大氣,被高溫燒毀解體,墜落在南太平洋海域。 張智光依然是穿著艙外宇航服在航天飛機外操控機械臂,這讓他想起了去年的團結號任務。 其實如果是光榮號去救援可簡單多了,358.4米的貨艙能并排塞下四個聯盟飛船,直接就能把失控的飛船塞進貨艙里帶回地球,然后拿著實物質問地面工程師。 光榮號的機械臂操縱起來也更加簡單,它不僅是可拆裝的,還有輔助控制系統(tǒng),張智光的面罩上有hud顯示可以幫助規(guī)劃操作路線以及預判抓取物姿態(tài),比起抓娃娃機輕松多了。 他轉頭看向不到兩百米外斜下方的天宮空間站,抽空大幅度揮了揮手。 “唐總、何總,能看到我嗎?” 何倘:“能,我端著相機呢,看得特別清楚,回頭傳給你。” 唐偉天:“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造u(載人機動裝置)?那樣老張就可以噴著氮氣來空間站了,我給你拿點豆芽,都是空間站自己種的,特別好吃。” 張智光看了看自己腰間得固定繩,想象自己操控那玩意飛往空間站不禁有些頭皮發(fā)麻。 “老唐,那玩意要是漏氣就麻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