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長城一號航天飛機長4米,翼展14米,可搭載名乘員和噸貨物,入軌質量39噸,這個數據基本上阿美和聯盟的一半,但對華國來說也是夠用了。 而且以當時的技術,要求是在008年前首飛,努努力是能夠做到的。 長城一號計劃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僅做了大量的風洞試驗,而且連航天飛機的模擬艙訓練器都造好了。 而后進行載人航天工程方案評選的時候,十幾個方案中,長城一號和神舟飛船最后入選,前者得分83.69分,后者84分。 神舟飛船因為“投資小、風險小、把握大”,以0.31分的優勢勝選,長城一號項目廢棄。 就此,華國航天第一次錯過了航天飛機,再次有所注意已經是37b出世,去搞小型無人的航天飛機了。 但在h1首飛過后,佘院士就開始著手收集當年長城一號的資料,又慢慢找到了當時80所和604所老人,一點點重新構想華國的新航天飛機。 時間過去了一年,但航天飛機的進展還是不太順利,只是勉強拉起了人馬。 因為航天局始終認為,未來的空天飛機完全可以取代航天飛機,騰云工程已經足夠了,新一代載人飛船也即將投入使用,實在沒有必要再去研究航天飛機。 更何況,原騰云工程的上面級,不就是個小航天飛機? 所以,即使在h的尺寸樣機飛抵烏蘭哈山進行測試的時候,對于佘院士提議恢復長城一號的計劃,依然遭到了大多數的否決。 “佘院士,從軍事目的上講我們有無人的,從航天目的上來說新一代載人飛船也完全夠用,空天飛機也在緊密加速中,我們已經不需要航天飛機了。” 佘院士:“可是,0噸以上的大型平臺有著小平臺無法比擬的優勢,一架100噸的航天飛機在某些方面的作用,不是架0噸級小航天飛機能比的。” 這句話讓其他人思考了一會兒,但很快有人反應過來: “實在需要的話,我們就去買一架h?” 話音剛落,眾人恍然醒悟,連忙鼓掌。 “對啊,我們再造航天飛機已經不能叫獨立自主了,那是重復建設,現在一切都歸航發委管,h又不是不能用,現在天宮空間站都用h1在接人呢。” “h也不一定非要買,需要的時候可以租一次,這種任務花的錢也要不了太多。” “航天飛機主要就是抓衛星和安裝桁架,那我們可以建造低軌的大型衛星平臺了,實踐系列可以擴大到0噸以上。” “到時候大氣摩擦降軌了就讓h去補充燃料?那真的可以,h一次作業能供給10顆超大衛星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