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們想搞太空酒店?” 林炬接待了薩僇爾,然后就陷入了思考。 薩僇爾的目的很明確:他們想建造單段、三艙室太空酒店,每一個艙室代表一個房間,重量38噸,長度39米,可容納9名游客。 每一個艙室約三分之一的表面遍布大面積舷窗組合成的觀景艙,獨立的洗浴間、健身房、餐廳……小而全,完全是豪華酒店水準,除了游泳池可能導致游客因零重力溺亡取消以外,舒適性和豪華型完全吊打xs-62。 配置有一個節點艙,可以對接四個航天器,采用歐洲1.2米方口標準。 薩僇爾表示太空酒店可以與新遠宇航動力聯合運營,他們負責主要的酒店設計建造,新遠負責用火箭將它送上天以及運輸游客。 整個計劃預計18個月內完成,因為火箭已經是現成的,只差酒店而已。 “林先生,運力就是一切,這樣的太空酒店可以持續運行十年以上,以你們的運輸能力,有的是富豪愿意為此支付大價錢,我們不會虧本的。” 林炬:“這個空間站預計投資多少錢?” 薩僇爾:“12億美元,如果每個乘客收費7000萬美元,20人次就能收回成本,那不過是團結號航天飛機四次的運載量而已,差不多兩年后我們就進入凈盈利期了,即使按照你們公布的h1飛行價格,五千萬美元一次,一次就凈賺兩個多億美元! 況且,這么值得的太空旅游才7000萬美元就可以享受到嗎?即使翻倍也有的是人愿意出錢。” 林炬沒有被薩僇爾的數字所迷惑,說實話雖然意帶利對太空酒店的設計確實超出xs-62太多,以至于后者顯得粗糙、空曠、完全沒有美感,但林炬并不認為這就真的能帶來很大吸引力。 xs-62的人均收費標準比這低得多,即使太空酒店更好,但是愿意為此多掏幾千萬美元的人又有多少? 廉價才是未來。 而且意帶利制造艙室的成本太高了,歐洲需要12億美元,換成新遠可能12億人民幣就搞定了。 但是,這和林炬有什么關系呢?他只要用h1進行一次發射任務就不虧。 想了想,林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發射太空酒店的費用需要1億美元,h1每發射一次需要5000萬美元,至于股權分配問題,我們可以三七開。” 薩僇爾:“作為建造方和運營方,70%有些少,而且我們,75%比較合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