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次任務,系統獎勵了一大堆東西,第二次就只有干巴巴的一款發動機了。 不過林炬也不意外,這個什么系統顯然擁有極高智能,之前可能是帶有一定程度的照顧,而現在似乎是不用了。 對于第三個任務他也不意外,只是根據提示需要生產出npae有些出乎意料,這意味著他要想辦法讓新遠宇航動力的研究中加入原子能方向。 至于npae的技術,林炬點擊提取后面前就多了一堆硬盤,上面寫有“設計圖紙”“技術參數”“實驗數據”“材料及工藝”等,從感官上都比之前的技術復雜得多。 這些東西對林炬來說完全無法理解,趕忙召集系統工程師。 四位系統工程師,一個b+級三個b級,看到一堆硬盤也是頭皮發麻。 他們用了四五個小時,也不過是淺淺瀏覽完了目錄和簡要技術說明,這才對npae有了個基礎認識。 郭申揉揉酸澀的眼睛,重新戴上眼鏡,整個人掩飾不住的疲憊。 “老板,npae……是個很強大、非常復雜、也非常艱難的引擎,它集中了核能、等離子、氣尖等多個方向,還有相當多的新材料和工藝,如果要生產它,光是這個發動機組就需要1000人的隊伍。 而且全都是d+級起步,至少需要一位b+級核物理學家領頭,開發費用……先期投入可能在80到100億元左右?!? 郭申主業是發動機設計,而安德羅夫則擅長航天器與火箭設計,向林炬說明npae的性能: “npae的最優秀之處在于使用快中子鈉冷反應堆,盡量利用能量的同時減小輻射,使之可以在地球大氣層內使用而不造成污染,這一點很重要;而且無論是大氣層內還是真空發動機推力都非常優秀,且使用易儲存的甲烷作為燃料,實在是太難得了。 我可以設計6臺發動機,起飛重量100噸左右的登陸飛船,可以載重20噸和10名航天員從地表起飛進入軌道;還可以作為月球登陸器使用。 這意味著從此以后航天不再是飛一段就要扔掉什么東西,可以整體式的返回回收了?!? 安德羅夫說著,拿起粉筆在小會議室的黑板上畫圖: “您看,以后我們可以讓登陸飛船直接從地表起飛,自己飛到近地軌道,與那里的軌道艙組合,利用那里的燃料將組合體推到月球,下降、登陸月球、可以在月球表面制取甲烷加滿后又飛起來,與軌道艙結合后飛回地球。 然后脫離、返回地表,完全不需要舍棄任何東西!” 他拿一個黑板擦模擬安裝了npae的登陸飛船,在林炬的想象中,這艘飛船像科幻電影里一樣起飛,又全須全尾的返回,只需要加注幾次燃料而已! 林炬激動地站起來,不停地在空地上走來走去,渴望地看著安德羅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 他明白馬一龍為什么死抱著他那星艦不放了,星艦除了在地面需要助推器才能飛到太空外,程序和使用npae的登陸器差不多,完全符合人類對未來飛船的想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