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海,遠望一號雷達測量船的接收天線微微轉動,對準鎖定已經處于太空的新遠二號一級。 她將測定的高度、速度、姿態等數據通過衛通天線發送給通訊衛星,瓊州的地面基站再以此接收,反映到模擬姿態圖像上去。 納入國家航天測控體系就這點好,對火箭可以全方面無死角監控,地面可以根據火箭自行發送的數據和主動探測雙向驗證。 海灘上的觀眾依然沒有散去,他們都知道此次新遠二號任務將要進行一級回收,在這里同樣也能看到。 在海灘上等待回收的觀眾們四處張望,發現對面的發射工位有點不對勁,準確的說是發射位的旁邊。 火箭不是已經發射了嗎,怎么好像還在冒煙的樣子? “救火,救火!挖機趕緊去挖隔離帶,消防車還要多久?” 黃副局長聲嘶力竭,一臉便秘的表情看著熊熊燃燒的樹林。 新遠二號發射的尾焰太大太猛烈了,瓊州發射場沒有考慮到這樣級別的發射,發射工位離吸收噪音的樹林距離有點近。 好在發射時消防隊隨時待命,而且為了此次任務加強了力量,對樹林火災也有預案,很快就控制住了火勢。 控制室里的眾人自然也看到了畫面中冒著濃煙的樹林,被這個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沖淡了些許緊張氣氛。 和文昌發射場挨著的新遠發射場1號回收工位,孤零零的塔架也在默默等待自己的環節。 空中,新遠二號一級已經調整為豎直下墜的姿態,急速向地面墜落。 在10000米、6000米高度,發動機兩次短時間點火降低速度,然后又等到4000米時才開機。 m220液氧甲烷發動機發揮穩定,只有中央的那臺啟動,不過對于已經只有幾十噸重的箭體來說完全是富余的。 距離地面2000米,節流閥增大推力,海灘上的人群又看到了熟悉的火箭,只是這次的尾焰小了許多。 央視的追蹤攝像機畫面里,原本表面的熊貓涂裝大部分已經被燒蝕掉,只剩下半根還能看出綠色的竹子。 四十五米高的一級和整枚長征二號f一樣高,這樣的龐大的巨物一點點下落,給人一種磅礴的壓迫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