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工頭頭兒仔細想了一下,緊接著又道:“唉,您這么一說,我還真想起來有一樣東西,是一個石板,有些像是墓碑,上面好像還有字兒,但是看不清楚,被工人抬走丟了,那石板都碎成了好幾塊。” “丟哪去了?”我連忙問道。 直覺告訴我,這個石板好像是問題的關鍵。 “這個還真不清楚,我可以問問。”說著,那工頭兒就打了一個電話過去,過了一會兒,有兩個工人跑了過來。 詢問了一番之后才知道,那兩個工人將那碎石板當成了垃圾丟在了垃圾堆里。 正好這幾天停工,那垃圾還沒有被清理。 當下,我便讓那兩個工人帶著我,找到了那個垃圾堆,好不容易才將碎石板給找了出來。 石板已經碎裂成了好幾塊,我們幾個人好不容易才將石板拼湊完整。 那石板上的確是有字,但是字跡十分模糊,而且言語晦澀,都是文言文,雖然我是學霸,看的也有些頭疼。 研究了半天,才看明白那石板上的字。 那上面的意思很簡單,說是清朝雍正年間實行了文字獄,家住燕北郊外的一個秀才,寫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里面出現了一個“明”字,便被認為這書生有反叛謀逆之心,要搞什么反清復明。 這在當時可是重罪,于是乎一家老小滿門抄斬,腦袋都被砍了下來。 然而,那書生滿腹冤屈,平時寫寫文章,發發牢騷之類的,哪里有什么謀逆之心。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他就是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能耐。 那石碑上還寫了,這書生一家九口,父母,爺爺奶奶,妻子還有幾個孩子,另外還有一個不滿三歲的黃口小兒,全都被拉到了菜市口砍了腦袋。 和一家九口的腦袋被掛在了城門口子上示眾,震懾百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