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朱想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一點,如果是前人認為的天命轉移、龍氣移動,倒也罷了,因為不管這天命怎么轉移、龍氣如何移動,那都是在這大明土地上。了不起就是一些富饒一點,一些貧瘠一點而已,從大明整體上來看,肉還是爛在鍋里的。 但是如果是韓度說的所以土地都會變得越來越貧瘠的話,那可就遭了。那就意味著,這京城周邊幾個承宣布政使現(xiàn)在富饒的土地,在千百年以后就會變得和曾經(jīng)的中原大地一樣?如此一來,那大明豈不是...... 別看老朱以往張口閉口說什么,“從來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什么大明要是能夠趕上漢朝,延續(xù)四百年他就知足了”。 其實在開國皇帝眼里,那一個不希望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能夠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你有什么辦法?”老朱語氣平靜,但是他的內(nèi)氣卻掀起驚濤駭浪。不過即便他是皇帝,面對這自然天道,他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只好把球踢給韓度罷了。 誰讓他把這層窗戶紙捅破的呢?既然韓度有本事捅破,那在老朱看來,韓度就應該有本事再把它糊起來。 土地逐漸貧瘠化,這問題該如何解決,韓度自然是有辦法的。無非不過是增施各種微生物肥料,或者施加各種有利于植物生長吸收的元素。 但在這個時代,沒有相關的工業(yè)產(chǎn)業(yè),韓度也是無計可施。 不過老朱的目的也不是非要讓韓度解決土地貧瘠化的問題,他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想要韓度解決百姓‘吃食’的問題。 對于這一點,韓度自然是有想法的。 “皇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土地里的產(chǎn)出不夠吃,自然會有百姓入山林,獵取活物食用,也有百姓入水捕魚。多吃一口肉,就能夠少吃三五口糧食。既然靠山靠水都是一條路,那為什么靠海不會是一條路?大海無邊無垠,論面積可比土地要寬闊的多。而且海里各種魚類海產(chǎn)眾多,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就微臣所知,瓊州以南有漲海,傳聞里面魚類之多,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號稱,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湯和聞言嗤笑一聲,“小子,你沒有去過海上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