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次日,天剛亮百姓又回來了。而且一個個精神抖擻,面貌要比前一天好上太多。 蔣明也帶著大福船來了,只不過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就沒有機會在這里多做停留,便將魚裝上,起航前往京城。 隨便帶走的,還有韓度的奏折。 而韓度則振奮精神再次帶著羅鍋出海捕魚了,一次就能夠捕撈到這么多的魚。這每耽擱一天,那損失的不僅是大量的錢財,甚至還是大明百姓的口糧啊。 ...... 奉天殿,老朱一臉陰沉的坐在龍椅上,翻看奏折。 越看,越是讓老朱火冒三丈。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越來越多的地方上奏,當地已經一月有余滴雨未下了。 無論是從欽天監的警示,還是從各地報上來的情況,老朱都能夠明白,今年的干旱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老朱也料想過今年肯定會遭受到干旱,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今年干旱的情況竟然這么嚴重,幅員如此之廣。如果這些上奏的地方的糧食,都大量欠收的話。 那大明皇家糧業收購的那幾十萬擔糧食,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只能支撐一時,不可能熬過今年去。 “韓度啊,朕現在就靠著你了,你可不要讓朕失望。”老朱不由地往后靠靠,抬頭望著殿門外,喃喃自語。 不過片刻,老朱就回復了以往如前的平靜。不愧是老朱,根本不會把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希望上。 “韓度有沒有上奏折來?” “回皇爺,還沒有靖海伯的消息。”老太監俯身回道。心里不由地擔憂起來,這都是皇上第四次問韓度的消息了,可是通政司那邊偏偏一點消息也無。 這讓老太監十分的擔憂,皇上越是更加頻繁的問韓度的消息,他就越是焦急。因為他怕那一次皇上就失去了耐心,將怒火發泄到他的頭上。 “去通政司催催,一有韓度的消息,即刻來報。”老朱頭也沒抬,直接吩咐道。 “遵旨,奴婢這就去。” 老太監來到通政司詢問了一番,可還是沒有韓度的消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