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著說著,韓度神情一變,變得十分嚴肅,“相反,臣以為皇家必要要涉足相關產業,至少要把大明的命脈抓在手里才行。微臣看來,大明的命脈也就是柴、米、鹽、鐵、衣、住、行等等。最基本的柴米和鹽鐵,皇家必須要抓在手里?!? 馬皇后大喜過望,原本她還以為韓度只是同意她的想法。沒有想到韓度竟然能夠把皇家掌握產業經營,上升到大明命脈的地步。 老朱聽了卻覺得韓度有些夸大其詞,疑惑的問道:“有這么重要嗎?” “怎么不嚴重?就拿米來說,糧食買賣是何等的暴利。而且完全把糧食買賣交給商人去經營,商人為了追逐利潤,無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商人在豐年會極大的壓低糧食收購的價格,而在荒年又會極大的提高糧食賣出的價格。這么一來一回,糧食的價格差別會相差十倍以上,甚至是不止。有遇到哪一年鬧饑荒的時候,糧食價格甚至會比豐年高上幾十倍。逼得多少百姓為了能夠活下去,賣田賣地,賣房賣產,甚至是賣兒賣女?無論如何,只要把糧食繼續交給商人經營下去,吃虧的永遠都會是百姓?!? 老朱聽的心驚不已,他從來沒有想到過,不過就是一個糧食買賣而已,一旦弄不好竟然會出現這么嚴重的事情。 見老朱沉默不語,韓度再加了一把火,“還不止如此,既然是商人就沒有一個不知道買低賣高,囤積居奇的。甚至他們還可以通過彼此串聯,在豐年的時候把糧食價格自己砸到最地點。在荒年的是囤積居奇,為了利潤最大化,明明手里有著大量的糧食,卻偏偏不愿意賣一粒出來。人為制造大饑荒,造成千里凋敝,餓殍遍野的慘烈景象?!? “他們敢!”老朱怒了。如果是天降大災,那老朱自然沒有什么話好說的。天災嘛,太過平常了,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老朱也是習以為常??墒窍耥n度說的那樣,認為制造出大災大難出來,那就太過了,但凡有一點人性的人,都干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事情,韓度偏偏是沒有在胡說八道,而是真的有可能會發生。 這些就連馬皇后都開始緊張起來,拉著老朱的袖袍,說道:“韓度說的沒錯,糧食的確是大明的命脈之一,不能夠再放任那些商人經營了。不為了什么,就算是為了天下安定太平,皇家在糧食買賣上也必須插手進去?!? 老朱還是有著疑問,沉聲說道:“那你以為該怎么做?” “臣以為,皇上可以指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嗯,現在一般年頭的大米價格,都是在五分到七分銀子一擔的樣子?;噬峡梢灾付ㄒ粋€價格,比如說六分銀子一擔,只要低于這個價格,皇家便以這個價格開始無限制的收購糧食。一旦高于這個價格,比如說那里鬧饑荒了,糧食漲到了一兩銀子一擔,那皇家便開始出售糧食,以平抑糧價。如此一來,糧食豐產的時候,百姓不會吃虧,因為他們的糧食始終能夠賣到六分銀子一擔,不用擔心被奸商以極低的價格白白買走。荒年的時候,百姓也不會擔心沒有吃的,因為即便是皇家買一兩銀子一擔的糧食,對于百姓來說,還是要比以前買的要便宜太多,只要是平日里有點積蓄的人家,都能夠靠著皇家的糧食撐到來年秋黃的時候。” “這樣一來,雖然利潤會微薄了一些,但是皇家把糧食抓在手里,就相當于是天下百姓的安定給抓在了手里。為了天下安定,臣以為是十分值得的。” 韓度說完,拱手一禮。 韓度說這利潤微博,只是口頭的謙辭。其實做糧食聲音的利潤,可一點都不微博,甚至是算的上是豐厚??此苹始乙粤帚y子一擔的價格收購糧食,再以一兩銀子一擔的價格賣出去,除去人工、倉儲、晾曬等等一系列的耗費下來,大概一擔糧食只能夠賺到二分銀子的利潤。 這利潤是不多,至少和那些商人比起來,遠遠不如。但是糧食買賣根本局不是看單價利潤的,而是靠著走量的,只要量一大起來,那利潤還是十分可觀的。 這個時候的人們,由于肉類食物的缺乏,對于糧食的消耗都比較大。就拿京城周邊來說,平均一個人每年幾乎要吃掉五擔左右的糧食,就這都還不能頓頓吃飽,還需要吃些野菜來填補一下。當然全大明的平均數量肯定沒有這么高,但是也不會少于三擔糧食去。就算是按照三擔糧食來計算,洪武十四年大明人口約九百零四萬戶,也就是差不多有四千萬到五千萬人口。就算是從一個人身上賺到三分銀子,那差不多可以賺到一千五百萬貫。 而這就是在豐年和災年之間,大概三到五年的時間,就可以賺到這么多的銀子。平均下來,一年也有幾百萬貫的收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