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皇帝面色如常,不喜不怒,便上前輕聲道:“陛下。” “何事?”老朱沒有回頭,聲音低沉問道。 “啟稟陛下,韓度求見。” 他來干什么?朱元璋心底疑惑,手里筆走龍蛇的御筆不由自主的開始緩慢下來。這才上任第一天就來求見朕,這是遇到什么難處了? 朱元璋想到寶鈔干系重大,不敢輕忽,便道:“宣。” “臣韓度,拜見陛下。” 老朱仍然沒有放下手里的奏折,時而仔細琢磨,時而落筆朱批,低著頭問:“寶鈔之事干系重大,這才是你上任第一天,你不去想辦法盡快將寶鈔給制作出來,跑到朕這里干什么?” 說完,抬頭看了韓度一眼,很快又低頭把目光放在奏折上。 朱元璋是個重實務的皇帝,說話喜歡直來直去有事說事,最恨的就是那種拐彎抹角半天說不明白的官員。曾經有位官員給老朱上書,結果花團錦簇的說了半天,老朱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東西,氣的老朱當場罷免了他的官職。還專門下旨,讓百官上奏必須開門見山言之有物。 “啟奏陛下,臣此來正是為了盡快制作出寶鈔......” 接著,韓度便將匠人的問題像老朱說明。 當然,韓度沒有直接將匠人的那些小伎倆給說出來。如果讓老朱知道那些匠人居然在挖空心思的擺脫匠人的身份,恐怕迎來的不會是老朱的同情,而是血淋淋的屠刀。 韓度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說,認為朝廷不能白白讓這些匠人做工,應該給予一定的補償。 韓度的理由是,寶鈔最重要的是防止別人能夠輕易偽造,而防偽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制作寶鈔的過程當中,使用上各種頂尖的技藝,憑此來徹底杜絕掉他人偽造的可能。而這些技藝都是匠人們代代相傳的,如果不給予一定的補償,他們必然不會同意獻出來。 老朱聽的大皺眉頭,連手里一刻不停的御筆都被他放在一邊。 “你的意思是,朝廷應該像給官員發放俸祿一樣,給這些匠人發放薪俸?” 老朱的聲音都開始變得尖細起來。 “陛下明見萬里。” “不可。”老朱干凈利落的拒絕韓度的要求。 聽到老朱拒絕,韓度心中陡然一驚,不明白老朱為什么會拒絕的如此干脆。不死心的繼續問道:“敢問陛下,為何不可?” “自古以來,無此先例。” 朱元璋見韓度不依不饒,干脆伸手端起參茶喝了一口,也算是趁機休息片刻。 韓度心下一沉,知道老朱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推崇唐制。連大明朝的官職和官服等,基本上都是遵循的唐制。唐代就有的中書省,大明也有,要不是去年因為胡惟庸謀逆把中書省給撤銷了的話,說不定現在都還在呢。 但是,有些事,韓度不得不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