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一章 新郎不是我-《陽光下寫字作品》
第(1/3)頁
“多謝大人關(guān)心,小的覺得現(xiàn)在挺好的。”雜役小聲回道,見韓度臉露不解,便接著說道:“大人有所不知,小的出身窮苦。家里過不下去了,才不得已將小的送到教坊司來。其實大人來了之后,小的日子便好過了許多,還有錢拿。小的便想著自己攢點錢......”
攢錢做什么,雜役沒有說,韓度也沒有問。
反而問起他家里的情況,“怎么,現(xiàn)在民間的日子,還是不好過嗎?”
雜役笑了一下,說道:“怎么說呢,有些好過,有些不好過,就那小的老家來說各占五成吧。但是像小的家里這種情況,也不少見。”
韓度聽了沉默,第一次感受到了連年征戰(zhàn)所消耗的民力,無怪百官對老朱不斷的北伐頗有微詞。天下經(jīng)過元末的戰(zhàn)亂,人口大量減少,老朱又與民休息鼓勵墾荒。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地應(yīng)該是不缺的。
可是即便如此,修養(yǎng)十幾年下來,還是有百姓生活艱難到不得不將兒子送入教坊司的程度。由此可見,百姓生活的艱辛。
難怪老朱一輩子勵精圖治,在歷史上也沒有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征伐北元消耗的財力物力,實在是太大了。
可是不征伐北元也不行,如果讓他們回復了元氣揮師南下,那大明都有傾覆的危險。可是想要徹底剿滅北元也不容易,現(xiàn)在北元知道不是大明的對手,大明一出擊,他們就逃往北漠。
大明的運輸線一拉長,自己就首先受不了。因此,每次北伐都是虎頭蛇尾,雄心勃勃出兵,到了最后都是草草收場。
一時之間韓度想到了太多,等回過神來看見雜役還在面前候著,便揮手讓他出去。
韓度正在繼續(xù)想著該如何徹底解決北元的問題,忽然又聽到一陣腳步聲走進了。
“不是讓你出去嗎?又回來做什么。”
抬起頭,卻看見來人是方孝孺。
詫異的問道:“方兄,臨近年關(guān)諸事繁雜,你不在你的公廨忙活,跑到我這里來做什么?”
來人正是方孝孺,只見方孝孺一臉焦急的來到韓度面前,詫異的問道:“你真的不知道?”
“我該知道什么?出什么事情了?”韓度不解的問道。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