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祭酒高歌緬英魂, 滿城素縞俱思親。 三軍將士皆紅袍, 折戟碎甲血染巾。 厲武二王謙讓位, 兄弟相談未交心。 技高一籌逃為上, 撒腿狂奔遁山林。 ………… 暮春,望七日。 丹江北岸。 飽經歲月摧殘的城墻在經歷大戰之后,終于完成使命。城南幾乎全部倒塌,其余三處亦是殘破不堪。 在尸山血海的浸泡碾壓,失去陣法、巫術的加持下,中心部位的城墻悠悠搖擺、幾近倒塌。 城外的狼藉,歷經軍民齊心協力的徹夜清理下,基本漏出了黑褐色的大地。原本平整的地面已變的坑坑洼洼,泥濘不堪。 整個城外一片灰白,仿佛大自然在一夜之間失去了色彩。 金烏小心翼翼的升起,唯恐激怒哀傷的眾人。溫和的陽光偷偷躍過山脈照向城內,安撫著這些剛剛經歷生死離別的人們。 原本熙熙攘攘的楚都丹陽,痛哭之聲響徹云霄。 喜愛身穿大紅色服飾的楚人,常年一片火紅之色的丹陽城,如今素布麻衣、滿城素縞。 不時有人悲傷過度,昏倒在地,時隔許久,才被處于悲傷中的眾人發現,再次驚起一片哀嚎。 劉三在戰場與城內街道上漫無目的的游走著,自己熟知的鄰里、朋友,如今一個也沒找到,無處可歸,迷茫、彷徨的感覺充斥著心靈。 所過之處,除了如自己一般無家可歸之人,僅剩一些早已哭干眼淚,雙目滴血的人兒,沉默不語,雙目呆滯的尋找著親友尸體。 “劉……劉三?救救我……” 一聲虛弱的聲音傳來,劉三轉頭望去:“紅……紅富?快來人啊,這還有人受傷,快來……” 聽到紅富的喊聲,劉三激動的望著這個原本的鄰居,迅速將其拉出土坑,揮舞著手臂,沖著城內大聲的喊叫,比昨日自己劫后余生還要激動高興。 城衛軍帶著祭祀疾步跑來,將紅富接回城內。一路所過,皆是如劉三一般在城外漫無目的的游蕩之人,口中喃喃自語,偶爾奔跑,偶爾游蕩。 放眼望去,南城門向內兩里,橫向十余里范圍,房屋倒塌,巨石樹木零落,屋內居民盡數被活埋其中。 城內披麻戴孝者十之七八,一些白發喪子的老人,受不了打擊,倒頭便永久的睡去。 盡管戰事已經結束,但死亡人數仍在不斷增加。 折斷破損的刀槍斧鉞插滿城外,一具具尸體平整的擺在城門口。眾多兵士從戰場上搬運著早已陣亡的戰友,無數老弱婦孺在一旁來回辨認,既希望能替親人收尸,又盼望著里面沒有家人的面孔。 城外四周尚有零零散散幾千余人,或在戰場上游蕩,尚存一絲絲僥幸,或已無牽掛,如行尸走肉一般。 市令處,攤位盡數清空,平整的地面上,橫七豎八的躺著一眾傷兵。陸續有人被抬出市令,隨后再次搬來傷員填滿空地。 市令之外的街道上,不計其數的傷殘之人或躺或坐,接受著簡單的包扎。沾滿鮮血的布條不時被拿去清洗,河水被染成血紅色。 傷兵們不斷尋找自己熟悉之人,分別扎堆圍坐一團。一些年輕的士兵低下頭顱,神色悲痛,眼角淚水不斷低落,傷心欲絕。悲傷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從人堆里傳來。 “老金死了……” “小道也死了……” “老茌沒找到,估計也……” “……” 不同于其他各處的悲戚,鬻洪的部下們稀稀落落的盤坐在一起,不時傳出笑聲,引得周邊人群紛紛側目。 “按洪將軍定的規矩,給戰死的弟兄們上春酒,各位,這次咱們可就壓力大了,家底可還夠嘛,哈哈。” “吾楚原就算傾家蕩產也要給各位戰死的弟兄們上一壺好酒,順帶還要嘲笑他們一頓。” “……” 一眾戰袍均被鮮血染紅的將士,雖笑聲不斷,但臉上悲傷并不比其他人少,淚水不斷從眼角滑落…… “先別說笑呢,長槍師和重戟師的人在哪呢?怎么沒見到。 一道有氣無力的聲音從旁邊傳出,只見三名傷的不成人形的槍兵躺在地上,強顏歡笑:“這呢,鬻洪將軍部下,長槍師二千一百三十二人,今就剩楚利、荊武、劉蓋吾等三人茍活,不知道里面還有沒有……他們要是都沒了,我們哥仨必須笑他們一輩子。” 一個拄著木棍靠坐在樹旁的中年男子低聲說道:“鬻洪將軍部下,重戟師二千三百一十五人,現在知道的就剩我們五個。” 市令內,不斷有祭祀活活累到昏倒。內城一戰同樣損失慘重的城衛軍,不斷游走于戰場及市令之間,配合著祭祀進行著救援工作。 ………… 內城。 大殿之中。 一眾將領士大夫聚集殿內,位于前列的熊徹、斗伯比、荊溪等人眉頭緊皺,神色凝重。 十三四歲的熊茂緩緩從大殿之外走來,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緩緩開口道:“父君重傷未愈,今后由徹叔暫代國政,還需諸位多多勞心。” 熊徹一臉淡定的開口說道:“此戰外城由我指揮,我先說一下戰況吧。” “此戰對方共有獸部丙、丁、壬及城南共四軍,驅趕約四十萬兇獸、異獸攻城,卜筮人最少也有兩司參與,城南山里也有五行部的影子,敖印正在那里帶人調查。據我分析,此戰沒有兵甲參與,應是王室宗室之人策劃,但具體怎么進入國境的,目前還在調查中。” 熊徹剛剛停下言語,大殿內頓時一片喧囂,所有人胡亂猜測。 “邊軍干什么吃的,都打到丹陽城了,連個信使都沒來呢。” “有那幾位上將軍守著,不可能敗,更不可能連消息都傳不回來!” “不會是誰背叛了吧!” “我荊楚之人寧死不屈,誰要是背叛,老子第一個砍了他全族!” “……” 見大殿之內一團糟亂,熊徹重重的喝了一聲,壓下吵雜的聲音,接著說道。 “由于此次事發突然,又因冉勝上將軍巡查境內時與其遭遇,緊急通知我們,才及時作出應對方案。周邊駐軍還未開拔,所以我們才能勉強守住。此戰我方共參與四軍、三十二師、十余萬兵士,祭祀五千余人,城內百姓子民約六萬余人參與守城。戰后初步統計,整體陣亡近六成,其中鬻洪帶領的八師僅剩重甲師神弓師輕車師損失較輕,其余五師幾乎全部陣亡;霜華帶領的八師,除鬻強帶走的長槍師和斧鉞師,其余六師近乎全亡……” 熊徹說完戰爭情況,眾人低下腦袋,眼中填滿悲傷,為自家子弟及參戰兵士們默哀。 大殿之中安靜了片刻,熊徹接著說道:“由于鬻洪將軍勇武,在南城墻被攻破之前,斬殺對面癸軍軍帥蔡虎,使丹陽百姓免于喪身獸潮。雖然其部下兵士損失慘重,但其拯救丹陽于危難之中,此潑天大功,諸位商討一下該如何重賞。紅樾重創丙軍軍帥,隨鬻洪之后擊退敵軍,亦應有賞。冉鑒及時警示,此事待冉勝歸來,視情況再行論功。霜華所守的南城雖被攻破,但為非戰之過,事后亦補救有功,此事不再追究。其余如鬻強、紅果……” 見大殿之中馬上就要混亂,熊徹再次打斷:“論功行賞一事大家多想一想,先把此戰善后一事處理完畢,下次在做討論。在此戰結束之時,吾帶人去往南城外探查,發現城南山中有最少一司卜噬人的尸體,領頭之人是前任太史伯陽甫。有獸部一軍精銳,還未探明是哪一軍。亦有綴衣人一名,身體破碎,看其面相,應該是仲山甫后人。城南山中的敵人幾乎全部被滅,不知道是哪位先祖或大修士所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