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樣子紫英對詩詞歌賦頗有造詣了?對稼軒先生的長短句很喜歡?”許其勛笑著道。 “虎臣兄,你說對了一半,我喜歡詩詞,歌賦就不太喜歡了。至于說頗有造詣永遠都用不到我身上,我對吟詩誦詞可是一竅不通。”馮紫英趕緊否認。 這吟詩作賦他可是真的半點兒沒有天賦,別以為能背誦幾首明清詩詞就能充大,分分秒秒丑態百出。 那等各種踏青飲宴上讓你即興賦詩一首,那都是要符合時義的,人家讓你頌春光勝景,你來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不是倒興么? 與其那樣,還不如早點兒把這個風聲放出去,不通詩賦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兒,而且缺了這一環,甚至還能化解不少人的敵意,能讓很多人覺得高出自己一籌了,心里也能平衡不少。 許其勛頗為吃驚。 他還從未見過誰如此干脆利落的否認自己通詩賦的,而且還是說一竅不通。 這不可能是自謙。 若是自謙,頂多也就是說粗通詩賦,或者說不甚了了等,哪有說自己一竅不通的? 便是那等讀過幾年四書五經的童生秀才那也能勉強賦詩兩首才對。 仔細觀察了一下馮紫英一臉正色,不像是開玩笑,許其勛遲疑了一下:“紫英不是說喜歡詩詞么?為何卻說自己一竅不通?” “虎臣兄,說句實話,我這人雖然喜歡唐詩宋詞,但是我以為對我大周來說,當下單靠詩詞歌賦能讓我們大周兵精糧足耀武九邊么?能讓韃靼人和女真人畏服不敢再尋釁,讓倭人不敢在窺伺海疆么?朝中情形我估摸著書院里的同學們也非一無所知,先前玉鉉兄和仲倫兄送我回來便走了所為何事,虎臣兄可知曉?” 許其勛搖搖頭。 這也是他很好奇的地方。 那二人回來把馮紫英交給他便興沖沖的走了,也沒說什么事情,但肯定與馮紫英有關。 “虎臣兄肯定也知道小弟略有薄名的來由吧?” 見許其勛點頭,馮紫英也就把大略情況做了一個介紹,也談到了自己在山東所見所聞。 許其勛默然不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