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今年初開始在國子監讀書,聽聞此子讀書還算刻苦,有意要參加后年鄉試?!弊鳛殄\衣衛的指揮同知,盧嵩對這些情況的打探早就做到了前面。 “唔,朕知道了?!彼坪跏窍肫鹆耸裁?,搖了搖頭,張慎遲疑了一下,“你查一查,馮唐此人在大同那邊口碑,不,算了,等等再說。” ******* 馮紫英回到家中時就明顯感覺到了府中的氣氛不一樣。 書院一事是當務之急,后年便是秋闈大比之年,對自己來說,只有兩年時間的讀書時間,雖說自己從六七歲時家中就聘請有塾師教授自己四書五經,但是鄉試的競爭程度在前世中馮紫英也就知曉,相比于現代的高考,不可同日而語。 雖說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數量很小,但是仍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陣勢,因為在這個時代,真的是考過了鄉試,中了舉人,基本上就是魚躍龍門了,縱然考不起進士,但是一個舉人身份,足以讓一個人,乃至他的家庭發生徹底變化,直接從普通人進入了特權階層。 這比起考起一個北大清華都更足以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馮紫英這具身體的記憶力和思維都不算差,五六年的四書五經學下來,基本底子還是有的,現在無外乎的就是要尋找到一個優秀的老師來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和復習,目的就是一個,為鄉試做準備。 而且在順天府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京師城下,鄉試名額相對較多,主要是針對在寄籍在京的士人不少,這些人多是官宦子弟,亦有部分通過其他渠道來寄籍,這等情形下,順天府每一科的名額就比其他要多不少。 京師書院不少,但以城外居多,像順天府的宛平、大興兩縣地處京畿,有幾家書院都頗有名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