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十,這梅瓶顏色湛藍,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呢,我家里有兩個鈞窯的,這種藍色的,還未遇到過。”忠信王爺接上話。 “唔,的確很少見,我也只見過一次,但比這個瓶品相差不少,有點兒殘缺?!敝一萃觞c點頭,“且聽他們介紹一些就知曉情況了。” “豐肩、瘦底、圈足、短頸、小口,若是插上梅花,見之忘俗,相得益彰?!瘪T紫英也笑著附和:“不錯,就是梅瓶,前宋也叫經瓶?!? 樓上包間人正在談論,下邊莫后光也開始介紹起來,“列位,懂行的都知道這是梅瓶,又叫經瓶,藍釉為地,上飾白龍紋,色澤艷麗,龍隱于云中,卻又有破天開地之勢,大家可以看一看,這龍是蒙元時代的特征,龍頭高昂,曲腹蛇尾,龍鱗細密,再看看下邊的火珠紋和流云紋,這藍釉深沉古樸,青白釉清新亮麗,兩種色釉對比鮮明,釉質肥厚瑩澤,可謂蒙元梅瓶的精品,……” “現在有請蔡記典當行大朝奉蔡德慶來為我們介紹這樣一具蒙元時代的瓷器珍品,……” 蔡德慶咳了咳,這才用他有些低沉的聲音來開場:“諸位,老朽來介紹一下這個元代的梅瓶,梅瓶始出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元代實際 代實際上已經進入中期,這梅瓶種類也分幾種工藝技法,如單色釉,復合釉,釉上彩繪,釉下彩繪等,各有特色,……” “這具梅瓶,老朽給出的估價時三千八百兩,考慮到其保存完好,幾無瑕疵,可以在上浮一個價位,大概在四千二百兩左右,……” 蔡德慶比前兩位要干脆利索得多,很爽快地給出了建議價,這讓馮紫英也松了一口氣。 真要按照前兩位那樣,幾百兩銀子的物件都能說兩盞茶功夫,那一上午估計連二十件都發賣不掉,要把今天這一百多樣器物發賣成功,那不得加班加點往明早去了? 蔡德慶給出的建議價格還是引起了包房和臺下大堂許多人的議論,畢竟這個價位可比前面兩樣物件要貴得多了。 三千兩是一個坎兒,一般說來,大堂里的客人,即便是有興趣要來撿漏買上兩樣的,也的要看囊中是否豐足,動輒能拿出三千兩以上的商賈,在這京師城里不能說少,但是也還是有些頭臉的了,這申請了拍牌的客人也不過一兩百號人,而且許多都還是來湊個熱鬧,未必就真的敢下手,真正有實力的還得要這二十二間包房里的客人才是大戶。 不過總還是有一些識貨或者想要出風頭的客人,在莫后光開始進入程序競價之后,臺下依然有五六人舉牌,這讓馮紫英都頗感驚訝,三千兩的起拍價不是小數目了,在五六人的叫價過程中,迅速就被抬到了四千五百兩的高位。 超過三千兩的貨物就不再按照一成價格上漲了,而按照二百兩銀子一個幅度上漲競拍,而超過一萬兩銀子的貨物,則按照五百兩一個幅度上漲競拍,這也是避免上漲幅度太大,不利于競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