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爺,如您所說,功高難賞,家父都是武將中的極致了,日后能如李成梁那樣得一個致仕退養,便是心滿意足了,還要什么?難道還想當兵部尚書不成?家父可做不來文臣。”馮紫英淡淡一笑,“外邊兒也無外乎罵幾句我父子荒唐罷了。” “你要這么說,紫英,你可還有幾個姨娘呢。”忠順王對馮家情況很了解,提醒道。 馮紫英一愣,點點頭,“王爺提醒得是,看來我寵妾的誥命,還得要我自己去掙啊。” 忠順王再度哈哈大笑,這馮鏗還真有意思,人家都是拼命去掙功勞換晉升,他卻好,立了功卻成日里琢磨替自己妻妾謀“福利”,太有意思了,不過這樣的官員,不正是皇兄所需要的么? 才二十歲就正四品了,難道三十歲不到就讓他入閣拜相不成? 功高不賞不行,但如此年輕怎么提拔? “好了,不說閑話了,咱們說正事兒,你說這發賣能對咱們海通銀莊是一大利好,怎么說?”忠順王最感興趣的還是這個。 他是海通銀莊最大的單一股東,而且許多皇室宗親也是看到他的一力擔保下才入股海通銀莊,現在海通銀莊發展迅猛,勢頭蒸蒸日上,京師、揚州、金陵、蘇州、大同、廣州、杭州、漢陽、臨清、西安、太原分號陸續成立,生意遍及南北,也為他在皇室宗親里邊贏得了一致贊譽,他現在最關心的還是海通銀莊,也是他這一輩子覺得最明智的一個決定。 當下的局面忠順王也清楚不太好,朝廷艱難,日后少不了還要在海通銀莊借錢。 這是好事兒,借錢就要說利息,朝廷有戶部的夏秋兩季賦稅和工商稅,工部有節慎庫,商部有市舶司,收入來源還是比較可靠的,只管放款便是。 現在需要的是把海通銀莊的聲譽進一步打響提升,讓更多的商賈富人們認可,心甘情愿地把銀子放進來,如馮紫英所言,流通南北,溝通東西,這樣才能真正讓海通銀莊成為大周朝的天字號。 眼下這一次發賣,馮紫英就說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可以好好唱一出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