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變異詞條-《長生:我能突破萬法極限》
第(1/3)頁
神意宗山門外圍,一片金黃色的靈田中,一個身影正彎著腰用鐮刀收割靈稻。
烈日炎炎下,他直起身子,用力捶了捶酸痛的后背。
然后摘下草帽,朝著滿是汗水的面頰扇了扇風。
汗水蒸發,帶給了他些許久違的涼意。
而看著另外五畝還未收割完的靈田,他不由得面露苦色。
忍不住吐槽一句:“好累,好苦,這才叫凡人修仙吧?”
“明明是在修仙界,活得像個凡人一樣,還要種地的。”
“我上輩子都沒種過……”
他叫楚銘,三天前才穿越到這個修仙世界。
本來剛穿越還挺激動的,但繼承原主的記憶后他完全高興不起來。
原主是神意宗的一名外門靈農弟子,負責十畝靈田的種植。
修行天賦極差,五色雜靈根。
自從十五歲加入宗門,到現在三十八歲了,也只達到了練氣二層。
按這個修行速度,這輩子恐怕連筑基都無望了,更不用說成仙長生了。
而之所以修行如此緩慢,除了本身資質差,另一方面還是因為修行資源不足。
作為外門弟子,一切的修行資源都得靠自己勞動獲得,宗門可是不會免費發放的。
畢竟宗門可不是慈善組織,甚至大部分勞動所得都要歸宗門所有,提供給內門和宗門上層使用。
就比如這靈田的種植,一名合格的靈農使用云雨訣和催成術等法術,可以做到讓靈田一月一熟。
一畝地靈米的正常月產量約兩百斤,除去不適合生產的兩個月,十畝地的年產量約兩萬斤。
宗門規定靈農弟子必須每年上交夠一萬六千斤靈米,剩下的無論多少,都可歸自己所有。
看起來當靈農一年能收獲四千斤靈米,販賣可得四百塊下品靈石。
然而這只是理想情況下的收獲。
一般情況下,因為蟲害、天氣等各種原因的損耗,十畝靈田的正常年產量也就一萬八千斤左右。
有時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故,一年甚至都上交不夠一萬六千斤。
短缺的,來年還得加倍上交給宗門,否則就得受罰。
就這,剩下的靈米還得用來打點各路牛鬼蛇神。
留給自己的,一年基本上也就四百斤左右,能換四十塊下品靈石。
一年就賺這么點靈石,丹藥都買不了幾顆,自然就修行緩慢了。
倒是最近幾個月來,原主似乎頓悟了,下品靈米種植技術突飛猛進,甚至隱隱有達到巔峰的程度。
產量逐漸增高,除去損耗,現在這一茬每畝地的平均產量估摸著能上兩百三十斤,比理想的標準產量都要高不少。
真要是按這個產量繼續種下去的話,貌似是有了發財致富的希望,筑基似乎也有戲了。
不過楚銘卻沒有多開心,反倒心中不安,畢竟這多出來的靈米能不能留在他手里還不一定呢。
就在此時,院外響起了人聲。
“楚師弟,這一茬靈米的收成不錯啊。”
楚銘順著聲音看去,一個中年道袍胖修士負手而立,隔著半人高的籬笆,在院外笑瞇瞇地看著他。
看到這個人,他忍不住暗暗皺眉。
季榮,練氣八層的外門弟子,實力在這一片的外門弟子中算是最強的。
每當靈田收獲的時候,他都會找上門來借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东宁县|
翁牛特旗|
蒲江县|
建昌县|
桃源县|
额济纳旗|
古浪县|
延吉市|
宜君县|
仪征市|
射洪县|
运城市|
莆田市|
老河口市|
西吉县|
桃园市|
阳信县|
应城市|
花莲县|
大厂|
青川县|
古蔺县|
托克逊县|
壤塘县|
岗巴县|
阜阳市|
利辛县|
陵川县|
安远县|
达拉特旗|
昭通市|
新民市|
宁化县|
礼泉县|
沈阳市|
潜江市|
喀喇沁旗|
大悟县|
会泽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