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唐風起云涌,變化連連,滄州葉族近年來則始終低調,默默休養生息。 祖地內,已經接任族主之位的葉魏,坐在主位上。 特殊的環境與特殊的時期,讓他沒有大權在握之感,反而如履薄冰。 他的兒子葉飛山,少年老成,近些年來協助祖父、父親處理族中事,氣質越發沉穩。 “陳易已經出海。”葉飛山匯報道。 葉魏頷首:“所謂人間道國的消息,仍要密切關注。” 葉飛山應諾:“是,父親。” 雖然葉氏一族被迫從晉州遷移至滄州,是拜天師府所賜。 但人間道國現世,威脅性在葉族中人心目中立馬提到一個極具威脅的高度。 人間立道國,不僅是對大唐皇朝的威脅,同樣嚴重威脅儒學當世第一顯學的地位。 “南荒那邊,已經確定九黎之民有新的動作,比先前更加放肆。”葉飛山言道。 葉魏頷首,吩咐道:“去幽州見你祖父,將一應消息稟報。” 雖然族中日常事務當前都由葉魏處理,但遇上如此重大的事情,仍然要征求老族主葉默權的意見。 葉飛山辭別父親,離開滄州,當即北上幽州。 葉族老族主葉默權自當初一戰后,這些年一直都留在幽州靜養,隱居于趙王府上。 如今的他,面上看起來氣色無大礙,已經不見當初一戰后的虛弱。 靜靜聽葉飛山匯報諸般消息后,葉默權沒有第一時間開口。 良久后,老者方才說道:“飛山,你覺得我族傳承延續,最重要的是什么?” 葉飛山毫不猶豫答道:“回祖父的話,是血脈和家學。” 葉默權:“是人。” 葉飛山抬頭看面前老者:“祖父……” 葉默權:“如今乃大變革之世,我族之延續,當慎之又慎,做多方準備。” 他神情非常平靜,甚至有幾分恬然:“家學、家聲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始終還是人。” 葉飛山輕聲道:“您的意思是,十五叔那邊?” 他的十五叔,乃是蜀山派長老,葉東明。 “那只是一處例證,并非全部。”葉默權言道。 葉飛山:“是,祖父。” 葉默權輕輕點頭。 室內一時間安靜下來。 葉飛山印象中,祖父類似這樣長考的次數越來越多。 當前大唐時局風云聚會變化之快,連祖父也需仔細把握…… “京城那邊,如何了?” 良久后,葉默權重新開口問道。 葉飛山:“青州、蘇州方面,動作都很小,太子殿下處事穩妥,不功不過。” 雖然不是自家的選擇,但葉默權還是說道:“當前不功不過,便是最好的處置。” 葉飛山深以為然:“當今陛下長留舊都不歸,太子殿下于帝京監國,雖然有伸展手腳的機會,但誰知會否是陛下故意為之,請君入甕?” 葉默權:“陛下作何考慮皆無妨,只要有時間給我們即可。” 葉飛山:“是。” 他稟報起另一事:“祖父,白蓮宗慧真和尚,成功臻至上三天層次,且修為已穩固。” 慧真是白蓮宗自未來彌勒之后,又一年輕后期之秀。 他的崛起,面上看,于白蓮宗而言似是喜事。 但事實上,卻可能兩說。 早在當年淮山之亂時,白蓮宗內部便有自行其是之人…… “多幫幫靜山大師和慧真小師傅他們。”葉默權吩咐道。 葉飛山心領神會:“是。” 葉默權:“你們旁的處置沒有問題,只陳易那邊,當前仍要注意分寸。” 葉飛山:“是,祖父。” 他告退。 葉默權所居靜室內,晚些時候有另一人到訪。 “殿下。”葉默權行禮。 來人外貌看上去年輕,只四十歲許,正是大唐宗室第二高手,趙王張騰。 “葉兄免禮。”趙王言道。 葉默權看著趙王,輕聲問道:“殿下已做好準備么?” 趙王:“不錯。” ………………… 雷俊同師弟楚昆告別后,聯絡師父元墨白。 元墨白身在南荒,不過并未貿然靠近九黎秘境周圍,當前同樣在密切關注黑霧擴散之事。 雷俊同元墨白約定了在南荒一處名為高圩山的地方碰頭。 他一路南下,脫離大唐疆域,抵達南荒之地。 不過,行在去往高圩山方向的路上,雷俊腦海中光球這一刻居然忽地閃爍起來,浮現字跡: 【群兇亂舞,血飄南荒,慈悲秘藏,吉兇自渡。】 隨后,光球中便飛出四道簽運。 雷俊閱讀簽運,眉毛當即挑起: 【中中簽,經由羽田峒、幽寧湖、沌江谷之外地區前往高圩山,無額外所得亦無所失,平。】 【中中簽,經由羽田峒前往高圩山,有機會得五品機緣一道,波瀾起伏存在風浪,當慎重處之,平。】 【中下簽,經由幽寧湖前往高圩山,有機會得六品機緣一道,危險重重,當慎之又慎,兇。】 【下下簽,經由沌江谷前往高圩山,有機會得五品機緣一道,然兇災連環,逃生無路,十死無生,大兇!】 參照我當前修為實力,這開出一道下下簽么……雷俊心中犯起嘀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