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機會-《逆水行周》
第(2/3)頁
這在從前是難以想象的。
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王朝,因為生產力的限制,沒有能力長期實控草原,最多在國力強盛時派兵北伐,打得草原上的霸主抱頭鼠竄。
但這樣的優勢維持不了多久,因為勞師遠征對于國力的損耗太大了,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國力根本就承擔不起。
漢武帝討伐匈奴,把文景之治積累下的財富消耗一空,大量戰馬傷亡,代價十分昂貴,這就是實例。
王朝巔峰時期,想要解決草原問題,尚且只能治標而不是治本,所以草原方向的威脅,永遠是中原歷代王朝頭痛不已的問題。
但是現在不同了,因為有了鐵路,有了即將延伸到北海的鐵路,這種新式交通運輸方式,極大降低了中原朝廷控制草原的成本。
&n
bsp;大軍遠征,從內地出發,只需要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能在北海地區完成集結,其間不需要消耗太多糧草、不需要動用大量青壯和牲畜運糧,僅僅需要燒煤而已。
中原朝廷能夠將北海地區作為支撐點,以裝備了熱兵器的軍隊作為杠杠,靠著技術上的絕對優勢,撬動周邊所有地區。
屆時,中原朝廷控制了廣袤草原上的四季牧場,各游牧部族只能乖乖聽話。
從此以后,不會再有什么草原霸主出現,鐵路會成為貿易和交流的載體。
廣袤的草原,會成為中原的牧場,大量中原商品經由鐵路運抵草原各地銷售,改善游牧部族的生活,與此同時,游牧部族蓄養的牛羊、生產的各類奶制品,會大量銷往中原。
這是雙贏的結果,無論是中原的百姓,還是草原上的牧民,都會因為草原鐵路的出現,獲得改善自己生活的機會。
牧民們不再缺乏生活必需品,有基本醫療、生活保障,再沒有南下打草谷的需求和機會,在毗鄰草原地區生活的中原百姓,不再每年都擔驚受怕,提防草原上的騎兵大舉南下燒殺搶掠。
這就是生產力進步帶來的變化,讓中原朝廷有機會徹底解決草原問題,前提是執政者有所為,而不是把先進生產力當做粉飾太平的“奇技淫巧”。
宇文溫放下資料,喝杯茶,閉目養神了一會,拿出輿圖研究起來。
他此次出京,不是出游,而是率軍北伐,也就是御駕親征,征伐的目標,是東突厥。
東突厥的大可汗——處羅可汗,前年將王庭遷移到磧北,大概是在于都斤山一帶,對方的行為,實際上就是非正式和周國決裂,以大磧為天塹與周國對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揭西县|
辉县市|
溧水县|
马公市|
乌什县|
靖州|
江口县|
福清市|
同仁县|
金坛市|
中宁县|
滨州市|
曲周县|
伊吾县|
云安县|
辽宁省|
万载县|
封开县|
伊金霍洛旗|
黄陵县|
龙山县|
陇南市|
泰宁县|
油尖旺区|
迁西县|
崇文区|
繁昌县|
贵定县|
工布江达县|
长丰县|
穆棱市|
高平市|
鸡东县|
车险|
双峰县|
苍山县|
长岭县|
沈阳市|
盈江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