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零九章 二選一-《逆水行周》


    第(2/3)頁

    “如今滎陽城里的工資水平,已經達到了每月一千二百文!這還是短工,若是簽個三年長工契約,工錢還有得漲,比種田劃算多了!”

    “肯定劃算嘛,如今糧價、布價那么低,種田所得,哪有務工高,農閑時待在家里,還不如進城務工,從現在到新年前,做兩個月短工,賺的錢,正好采辦年貨,回家過個好年。”

    驛館里,宇文維平和宇文旭拿著許多招工啟事,向宇文溫講述自己的心得,這幾日他們在滎陽可是大開眼界,無論是在勞動力市場,還是期貨交易所、現貨交易所,所見所聞,讓他們震撼非常。

    然后還要寫心得。

    這是父親(祖父)布置的作業,宇文維平和宇文旭絲毫沒有怠慢,現在,宇文溫不等兒子、孫子寫心得,先提問題:實業,對朝廷來說重要么?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宇文維平和宇文旭仔細看過報紙和各種統計數據,發現對于朝廷來說,工商業大興之后,不僅吸納了大量無地的勞動力,還增加了許多商稅。

    反正好處多多,實業對于朝廷當然重要。

    宇文溫見兒孫意識到實業的好處,再問:“作坊和工場招工的條件,概括起來是什么?”

    宇文維平回答:“四肢健全,會看時鐘,能分辨左右,識不識字倒無所謂。”

    宇文溫問:“為何是要‘會看時鐘’、‘能分辨左右’呢?”

    宇文維平繼續回答:“會看時鐘,意味著有時間觀念,工場生產對于時效很看重,而工人能分辨左右,至少能盡快學會操作機器,畢竟對于許多人來說,上下易分,左右卻難辨。”

    宇文旭見祖父看向自己,補充:“這兩點看上去很簡單,但對于眾多農民來說很困難,因為下地干活不需要精確到分鐘,大家世世代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至于左右之分,軍隊招募新兵時,許多新兵得花上一個月時間才能分辨左右,秋季趕工的工場沒那么多時間等工人弄清楚左右。”

    宇文溫點點頭,說:“那么,實業主雇傭的工人,和地主雇傭的佃農,區別就是這兩點?你們能不能歸納出一個特性,一個工場工人和佃農之間的根本區別特性?”

    宇文維平和宇文旭想了想,想到了一點,于是回答:‘是紀律,工場的工人,必須守紀律,這是機器生產的前提,沒有紀律,工場會亂的。’

    宇文溫再問:“那么,同樣極其強調紀律的組織,你們想想,還有哪些?”

    這個問題有些奇怪,不過就讀軍校的宇文維平和宇文旭很快想起教官無時無刻都在強調的“紀律”,于是答案很明顯:是新軍。

    確切的說,是熱兵器軍隊,因為火銃兵必須列隊齊射,才能最大化發揮火銃的威力并確保命中率,這就得強調紀律。

    這種紀律很無情,甚至于當敵軍逼近到面前二十步距離,己方火銃兵未得號令也不許射擊。

    而且,己方火銃兵列隊前進時,即便行進途中己方士兵不斷倒下,其他人未得號令也不許散開、不許逃跑,必須保持隊型,手持火銃繼續前進。

    即將射擊時,第一排士兵舉銃瞄準,射擊后蹲下,第二排士兵舉銃瞄準、射擊,然后蹲下,接下來是第三排士兵。

    整個過程,會有同袍不斷倒下,但是其他人依舊要如同操作機器那樣,完成各種裝彈動作,進行新一輪的“三段射”。

    若敵軍逼近,沒時間裝填彈藥,那就上刺刀,發動白刃沖鋒。

    在軍校深造的宇文維平和宇文旭,明白紀律對于新軍意味著什么,知道各種戰術的實施,都要按照“作戰條例”,就像工人在工場里做工、操作機器,必須遵守“操作規程”那樣。

    但他們想不通為何父親(祖父)會把新軍和工人聯系起來。

    “你們想一想。”宇文溫開始‘點題’,“若地主們和實業主們開戰,哪邊會贏?”

    這問題有些驚悚,宇文維平和宇文旭驚疑不定的同時,思索著父親(祖父)提出的問題、

    宇文溫則為兒孫分析兩個階層的“備戰能力”。

    火銃、火炮、火藥、炸藥,還有火車、火輪船,全都要靠實業提供,這些武器彈藥和機器的大批量生產,不是傳統手工作坊能做到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延庆县| 鄂伦春自治旗| 和平区| 西宁市| 宁晋县| 邓州市| 怀安县| 将乐县| 道孚县| 昌吉市| 察雅县| 尉氏县| 中牟县| 堆龙德庆县| 杭锦后旗| 勐海县| 上杭县| 施秉县| 汾西县| 孟村| 平利县| 青冈县| 华池县| 湖口县| 锡林浩特市| 海兴县| 靖安县| 光山县| 堆龙德庆县| 西昌市| 巴塘县| 专栏| 昌都县| 夏邑县| 兴化市| 沁阳市| 大悟县| 邹城市| 金溪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