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隔絕中外-《逆水行周》
第(1/3)頁
宮城內,中書省,庭院里,宇文溫看著角落電線桿上的一根根電話線,這些電話線,構成了中書省官署的一個“電話內網”,許多非機密的事情,可以通過電話來溝通、處理。
門下省因為工作需要,已經搬出宮城,三省之中只有中書省留在宮城里,隨時為皇帝服務。
但中書省和皇宮總是有一段距離,所以宇文溫想到了一件事:將來,電話技術實現了無損音質,皇帝可以打電話遙控中書省么?
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說就是為皇帝擬定公文(詔令)的秘書團隊,皇帝要下詔,只需把大意說一遍,中書省的秘書(中書舍人),就會以此擬定詔書。
詔書經皇帝確認,正式發往門下省審核,門下省審核無誤,發往尚書省執行。
皇帝要是想偷懶,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中書省,口述詔令的概要,讓中書舍人擬詔,再拿給皇帝看,雖然省了一段步驟,卻沒見效率高多少。
為此還增加了一個風險,那就是接電話的中書省官員,無法確認電話那頭的皇帝處于何種狀態。
說話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識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挾持著?
科技進步不是萬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絕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慮的問題。
能實現“隔絕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為掌機要的近臣,這樣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書省或中書省類型的官署任職。
中書省,其名始見于漢朝,皇帝為加強皇權,以主管文書的尚書(秘書)掌握機密要政,因為尚書要頻繁出入宮廷,多以宦官擔任此職。
宦官又稱“中使”,故而任尚書的宦官得名中尚書,簡稱中書,其長官,名為中書令,其機構名為中書監或中書省。
與此同時,士人任尚書,其機構名為尚書臺,長官名為尚書令,經過數百年,尚書臺演變成尚書省,尚書令成為實際上的丞相。
基于皇權壓制相權的需要,中書省成了壓制尚書省的必要機構,能擔任中書令或者在中書令掌握實權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
周國當年實行六官制,沒有中書省的設置,但是春官府的內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實際上就等類似于中書省、中書監的正副長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渡口区|
永善县|
靖州|
潼南县|
咸宁市|
盱眙县|
马公市|
罗定市|
藁城市|
淮南市|
鲁甸县|
舟曲县|
东宁县|
阿瓦提县|
旌德县|
新邵县|
醴陵市|
广东省|
乐都县|
迭部县|
车险|
酉阳|
仙居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宣威市|
台北县|
贺州市|
腾冲县|
巴塘县|
怀仁县|
汉阴县|
武宁县|
涿州市|
巫山县|
金山区|
射阳县|
略阳县|
义马市|
精河县|
莒南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