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距離-《逆水行周》
第(2/3)頁
按照周國的最新規定(數年前),外國商隊西來,抵達鳴沙之后,若未得官府許可就不許再向前走,不許進入河西地區,更不許進入隴右甚至關中。
而為了方便外國商賈購買中原物產,周國出產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各種商品,都會運抵鳴沙,在鳴沙城內的大市場內銷售。
來自中原的商賈,可以在鳴沙自由經商,和外商做買賣,但若未得官府許可(獲得出關證件)、未在瀚海貿易公司登記(獲得外貿許可證),不得出敦煌到磧西諸國做買賣。
所以,鳴沙成了絲綢之路上中外貿易的中轉站,由鳴沙轉運到長安的貨物,價格自然就要高一些。
跟著同學們逛街買東西的尉遲融,看著繁華的市場,看著來來往往的胡商,又看看悠然行走的駝隊,為絲綢之路的繁華驚嘆不已。
自漢時起形成的絲綢之路,東端為前漢的長安、后漢的洛陽,經過隴右、河西地區,抵達河西地區的最西端——敦煌。
出了敦煌,有南道、北道兩條線路:南道,自敦煌西南方向的陽關出關西行,經鄯善、于闐、莎車、蒲犁,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大秦,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天竺)。
北道是自敦煌西北的玉門關出關西行,經車師前國、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
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
數百年時光流逝,雖然沿途地名有所變化(譬如敦煌變鳴沙),但絲綢之路的線路(南北兩道)基本不變,
中原朝廷要經略西域(磧西),敦煌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據點,即將討伐西域諸國的軍隊,會在敦煌聚集,厲兵秣馬,等候時機出征。
大軍凱旋回師時,也要經過敦煌,帶著勝利和榮耀,返回長安或者洛陽。
尉遲融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擁有這份榮耀,實習抽簽抽到磧西,自然就不會當做是簡單的實習而已。
很明顯,在磧西作戰必然依靠騎兵,不然靠著步兵的兩條腿行軍,必然渴死在茫茫大漠之中,如此一來,配備火炮的隊伍就不能打頭陣,追逐、尋找敵軍主力的重任,還得落在驍勇善戰的騎兵身上。
騎兵作戰,帶兵將領的能力至關重要,不但要判斷敵軍動向,還要有勇有謀,既要避開敵人可能布下的埋伏,還要迂回、尋找對方的破綻,然后直擊要害。
這種戰法,才是尉遲融熟悉的戰法,因為敵人沒有火器,所以他不需要擔心策馬沖陣時,被鳥銃一銃擊殺。
相反,因為官軍騎兵普遍裝備“六響子”還有“轟天雷”,騎兵作戰能力大幅增加,只要戰事一起,自己又有能力加上運氣不差,就一定能建功立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桐梓县|
绥化市|
名山县|
万宁市|
广昌县|
渭南市|
乌拉特中旗|
永济市|
信阳市|
承德市|
彭山县|
公主岭市|
华亭县|
巴楚县|
驻马店市|
洮南市|
德阳市|
博湖县|
陇南市|
迭部县|
车险|
涞源县|
兴和县|
富阳市|
岱山县|
安达市|
乐东|
东丽区|
张家界市|
石棉县|
修水县|
石林|
尖扎县|
龙山县|
山东省|
泰顺县|
军事|
屏东县|
策勒县|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