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許紹看過相關報告,所以知道去年相州官府是如何拓寬運河的:直接在運河岸邊,每隔一段距離就埋入定量的“烈炸藥”,然后引爆。 據(jù)說那一瞬間,長達數(shù)里的河岸同時“沸騰起來”,烈炸藥直接把河岸炸“爛”一大截,青壯們再將河岸拓寬簡直是輕而易舉。 因為有了‘烈炸藥’的幫忙,運河拓寬工程很快(相對)便完成。 又因為鄴城本身就有生產(chǎn)‘烈炸藥’的能力,所以為河北地區(qū)的許多大型工程、以及礦山開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對此,許紹掌握許多第一手的數(shù)據(jù),這讓他對‘烈炸藥’的重要作用頗為感觸。 之前就已經(jīng)有‘猛炸藥’,這是名為“苦味酸”的化學品,而如今出現(xiàn)的‘烈炸藥’,則是另一種化學制品。 許紹作為門下高官官,位列宰執(zhí),當然知道烈炸藥的底細,雖然他不知道烈炸藥具體的制作工藝,卻了解其主要成分。 那就是硝氏兄弟:硝酸/硝化甘油,以及硝化棉。 按照特定工藝,將甘油用硝酸處理,就能得到硝酸硝酸/硝化甘油;同理,按照特定工藝,將棉花用硝酸處理,就能得到硝化棉。 硝化甘油先問世,所以是“兄長”,而“弟弟”硝化棉的脾氣同樣火爆,極易發(fā)怒,一旦發(fā)作,就是劇烈的爆炸。 正因為如此,硝化棉又有別名“火棉”。 “硝氏兄弟”有成為烈性炸藥的潛質(zhì),但“倆兄弟”的脾氣真的很差,所以生產(chǎn)、存儲、運輸、使用過程中只要操作人員稍有不慎,就會讓這倆兄弟“暴跳如雷”。 技術人員花了極大的代價,才馴服這倆兄弟,許紹不明白具體工藝是什么,卻知道五莊觀首任觀主劉楊,就是在馴服硝化棉的時候發(fā)生意外,導致脊椎受傷。 這還算好的,為了馴服“硝氏兄弟”,至少有近二百名實驗員在十余年間的各類實驗事故中喪生,又有許多人因為實驗事故致殘。 如此慘烈的代價,讓局外人許紹看了都覺得觸目驚心。 所以,當給予這些因公(研制烈性炸藥)死亡、致殘人員以優(yōu)厚撫恤及優(yōu)待的一系列政策提出來時,政事堂諸公毫無異議的通過。 無數(shù)人的努力,讓“硝氏兄弟”聯(lián)手,成為一種“復合炸藥”,其破壞力甚至還在‘猛炸藥’苦味酸之上,所以得名‘烈炸藥’。 “硝氏兄弟”融合而得的‘烈炸藥’,不但本身就是一種烈性炸藥,還能和‘猛炸藥’聯(lián)手,強國富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