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三十七章 火候-《逆水行周》


    第(2/3)頁

    達摩禪師又說“廓然無圣”意圖點化先祖。

    然而先祖誤解此意,反倒愈發迷惑,由此愈發覺得達摩禪師胡說。

    達摩禪師接二連三點化,結果卻接連被先祖誤解,以至于無話可話說。

    機緣已盡,達摩禪師只能無奈離去,一葦渡江。

    所以,蕭瑀認為佛祖并沒有袖手旁觀,奈何天意如此,先祖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而不自知,空耗無數錢糧,卻未能積累功德,以至于引狼入室。

    天子都誤解了佛法,百姓又如何能分辨是非?梁國君臣、百姓誠心禮佛,卻不得要領,當戰火燃起時,誰也沒法置身事外。

    亂梁的是侯景,不是佛教,太清之難生靈涂炭,這不是佛祖的錯,也不是先祖和百姓們崇佛的錯。

    錯的,是那些響應侯景的逆臣;錯的,是打開建康城門、引狼入室的蕭正德;錯的,是見死不救、擁兵不動的那些宗室;錯的,是當時的江南僧人。

    這些僧人,對佛法參悟不夠而不自知,以至于誤導皇帝,誤導百姓,未能正確引導君王、百姓積累功德,所以大家即便終日誦經拜佛,都是徒勞無功。

    佛祖為了糾正錯誤,派遣達摩禪師來建康,奈何,奈何....

    至于所謂“忘恩負義”,蕭瑀認為佛門子弟平日里吃齋念佛,不碰甲杖、不習武藝及弓馬,所以在戰亂中亦傷亡慘重,又如何能有足夠的人組織起來報國?

    蕭瑀作為亡國宗室,不停在奏章里提“先祖當年如何如何”,實際上就政治角度來說是犯忌諱的,宇文溫見著便宜小舅子為了護教如此奮不顧身,真是頗為感動。

    蕭瑀作為蘭陵蕭氏子孫,不好批評祖先太過;作為周國臣子,不好多說故國(梁國)當年如何如何,作為佛門信徒,既要上表陳情“護教”,又要避免有強烈“滅佛”傾向的君王不聽自己的辯詞。

    蕭瑀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竭盡全力,宇文溫感動之余,“不忘初心”:老子還是要搞事!

    這就是所謂的“十動然拒”。

    原因很簡單:光你一個人(以佛門信徒身份)認慫可不行,火候還不夠。

    。。。。。。

    “陛下,此為微臣所擬條陳,共計十條....”

    “來人,與太史丞賜座。”

    “謝陛下賜座!”

    側殿,宇文溫正與入宮接受質詢的太史丞傅奕交談,傅奕上呈《益國利民十條》,宇文溫拿在手中,一邊看,一邊問問題。

    傅奕所呈《益國利民十條》,其內容基本就是陳述佛教禍國殃民的幾種表現,并針對性提出應對之策,簡而言之,就是認為“佛教是百弊而無一益,最好滅個干干凈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川市| 仁化县| 平塘县| 贵州省| 且末县| 景宁| 华蓥市| 杨浦区| 嘉义市| 富阳市| 泸定县| 琼中| 辛集市| 德化县| 石台县| 电白县| 得荣县| 新化县| 建水县| 施秉县| 正阳县| 阿尔山市| 桐乡市| 海南省| 萝北县| 金昌市| 南城县| 宜君县| 齐齐哈尔市| 昌江| 乌拉特前旗| 拉孜县| 古丈县| 怀安县| 正蓝旗| 丰镇市| 永登县| 胶州市| 沅陵县| 高安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