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嘆息之墻-《逆水行周》
第(1/3)頁
“陛下,這玉米莫非是病變的?籽粒怎會如此稀疏,微臣記得...記得只有病變的玉米,才長這模樣。”
“朕一開始也覺得這玉米有問題,可是思來想去,覺得恐怕..你想想,人家為了換五彩玻璃珠,連真金白銀都拿出來了,沒道理拿病變的玉米充數吧?”
“呃...這...陛下說的是,可是...可是..莫非是品種不良?”
“唉,大概是吧....”
殿內,宇文溫和楊濟交談著,作為“不正常人類”,他們當然知道玉米,不僅知道,也見過、吃過玉米。
所以,當美洲航線開通后,兩人都翹首以盼,盼著高產作物玉米能夠提前來到中原。
日盼夜盼,終于盼來了玉米,結果卻是個“瘌痢頭”。
這種籽粒稀疏的玉米,要么是病變玉米,要么本身品種就不行,而種種跡象表明,至少探險隊去的那個城池,周邊地區種植的玉米,很大概率都是這鬼樣子。
很顯然,這樣的玉米不會和高產有任何聯系,但宇文溫先要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這種玉米只是美洲少數地區的劣質品種,還是說那地方的玉米都是這德性。
如果是后者,那就尷尬了。
楊濟看著手中玉米,思索片刻,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要么這是劣質品種,要么.....莫非這個時候,美洲玉米的優良品種尚未選育出來?”
宇文溫聽了之后,呆了半響,隨后長嘆一聲:“只希望是前者....”
原本的歷史里,哥倫布發現美洲,應該是十五世紀末,而產自美洲的玉米傳入中原,大概是中原的明朝中期。
而“現在”,是公元七世紀初,所以,玉米出現在中原的時間,提前了近九百年。
也許,原本歷史里,七世紀的美洲,土著雖然已經將玉米從野生狀態選育為主糧作物,一如中原(南方)將水稻馴化為主糧作物那樣,但玉米的高產良種,實際上還沒出現。
又經過九百年的馴化,當哥倫布發現美洲時,歐洲殖民者看到的玉米,才是不斷優化后的品種。
這樣的品種傳到中原,才給中原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到了“現代”,世界各國種植的玉米,應該是經過現代技術科學選育的優良品種,所以宇文溫才有“玉米都是粒粒金黃、飽滿”的印象。
如果說宇文溫記憶中的玉米是“美少婦”、楊濟記憶中的玉米是豆蔻年華的“少女”,那么現在,七世紀的玉米,搞不好是流著鼻涕、一臉嬰兒肥的“童年玉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富裕县|
金湖县|
湘西|
东源县|
白朗县|
家居|
太湖县|
大姚县|
伊金霍洛旗|
搜索|
塔河县|
瑞安市|
长兴县|
确山县|
慈利县|
磐石市|
石楼县|
车致|
富顺县|
云浮市|
高平市|
页游|
麻江县|
赤壁市|
辽源市|
青川县|
炎陵县|
海盐县|
榕江县|
鸡泽县|
新野县|
广德县|
邯郸市|
黑水县|
闵行区|
青川县|
民勤县|
宁波市|
周至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