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知音(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吶,這玩意看起來復雜,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平行劃線,無非是實現起來其結構復雜了些...”
“就像孩子們被罰寫字,自己想偷懶,便一手握著兩支炭筆,可以同時寫兩行字...”
“原理簡單,實現起來卻不簡單,首先要有聯動的多連桿結構,其次是保證經緯移動能夠同步...”
“英國公倒是有奇思妙想,動手能力也強,自己琢磨多年,把這構想實現了,雖然用起來有些麻煩,但也是一件了不得的突破,所以,這`臨摹機`...不,描圖機的用處可不小。”
此時夜深人靜,宇文溫卻在寢宮里向尉遲熾繁介紹著描圖機(又稱臨摹機)的妙處。
雖然尉遲熾繁聽不懂機械構造,卻不妨礙她認真聽。
下午時,尉遲熾繁和太子說了許多話,現在輪到她聽宇文溫滔滔不絕的講解,聽著聽著,只覺聽不太懂原理。
但她也聽懂了一些,那就是一旦這種裝置大量使用,不僅能將各種書法、繪畫作品“完美”的臨摹,還能將許多工程圖紙“復制”,然后“制版”,接下來就是大規模印刷。
當獲得知識的成本越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宇文溫現在就有一個構想,把現有的大量工程圖紙全都“描圖”、制版,然后出版。
這些“工程”包括了建筑、水利、機械等各行各業,當“標準圖紙”大量出版時,對于推進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
自古以來,工匠技術大多是父子相傳,師徒相傳,對于工匠們來說,這些技術是吃飯的看家本領,一般不輕易外傳,很容易因為各種意外導致許多技術的傳承突然中斷。
如果朝廷能夠采取較為合理的政策,“購買”工匠們賴以謀生的知識,將其分類匯總然后出版,就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而技術的傳承和發展,需要有大量具備專業知識素養的人,但像“大工程師”宇文愷那樣出身將門卻喜歡研究工程技術的貴族子弟始終是少數,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具備宇文愷學習工程技術知識的條件。
宇文溫覺得,若能夠建立基本完善的技術培訓體系,系統化的培養各類技術人員,這是一個澤被后世的學政,若能大幅降低學習技術的成本,提升技術人員的收入,持續幾十年,中原必然迎來科技大爆發的時代。
這需要打下大量的基礎,而描圖機的出現,極大方便了各類手繪工程圖紙的“復制”工作,意義重大。
所以,宇文溫才愿意把《蘭亭集序》拿出來給楊濟“琢磨”。
見著宇文溫興致勃勃的樣子,尉遲熾繁也高興,她不在乎這描圖機有多重要,只要宇文溫高興,她也高興。
她知道宇文溫其實不是想教她什么,也明白宇文溫知道她聽不太懂,但對方依舊喜歡以這種方式和她交流,或者心情好時,彈奏音調怪異的琵琶曲,讓她做聽眾。
夫君實際就是想和她分享心中喜悅,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尉遲熾繁覺得十分溫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就是宇文溫的“知音”,宇文溫所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會“彈奏”給她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华蓥市|
博兴县|
灵武市|
安龙县|
行唐县|
榆树市|
庆云县|
加查县|
永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富阳市|
蕲春县|
杂多县|
松桃|
陆良县|
澄迈县|
岫岩|
昌吉市|
宣汉县|
赤壁市|
临海市|
泽州县|
南岸区|
阿鲁科尔沁旗|
通州市|
济南市|
太仓市|
西青区|
深水埗区|
峨山|
临沧市|
怀宁县|
定边县|
应城市|
高邑县|
江安县|
德清县|
塔城市|
惠水县|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