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琢磨-《逆水行周》
第(1/3)頁
天色陰沉的上午,殿內,一名宦官小心翼翼打開木匣,將一卷書法作品拿出,然后小心翼翼將其展開,固定在一個特別的裝置上。
這個裝置看上去像是兩塊長方形畫板并聯在一起,上有奇怪的機括,而這幅書法作品固定好之后,又有技術員拿來一張帶網格的薄紙,蓋在其上。
殿內點著許多蠟燭,所以光照不錯,技術員戴上眼鏡,幾乎是趴在那畫板上,小心翼翼操作著機關。
宇文溫背著手站在一旁,宛若監工一般看著畫師工作,楊濟也站在旁邊,同樣緊盯著畫師,又時不時看看上方那塊夾著白紙的畫板,只見其上漸漸被聯動裝置“畫”出筆跡。
“臨摹機”,可以將書法作品“復制”的機器,結構精密、復雜,操作起來十分麻煩,卻能以百分百的“臨摹度”,將目標作品“描”到白紙上。
如此一來,一些傳世之作,就可以批量印刷足以以假亂真的摹本,讓天下的文人雅客可以一睹名作的風采。
若看不懂不要緊,還可以購買名家編著的鑒賞詳解,足以讓土包子們知道為何名作會是名作。
當然,現在技術員正“臨摹”的作品,對于天下文人來說可是如雷貫耳,一旦制版成功,求學社靠著出版“摹本”,就能賺許多錢。
正是因為這是名作,作為求學社大東主的宇文溫,必須現場監督技術員工作,絕不容許那書法作品有一絲出意外的可能。
這可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啊!破一點我就要發飆!
宇文溫如是想,盯著畫板上的蘭亭序,眼睛都不舍得多眨一下,這寶貝可是他用了非常規手段,甚至動用了鴉片才弄到手的。
他不通書法,但知道《蘭亭集序》是無價之寶,所以,拿到手后,誰也別想再從他手里拿走。
陪在一旁的楊濟,看著這千古名作,同樣眼睛都不舍得多眨一下。
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并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
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也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之一,在后世有“天下行書第一”的贊譽,后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都會傾心于蘭亭不能自拔。
楊濟便是其一。
但世間卻無《蘭亭集序》真跡,全都是摹本。
真跡的下落眾說紛紜,主流的看法是,《蘭亭集序》被對之愛不釋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帶進了棺材,作為殉葬品永絕于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金山区|
乡城县|
汕头市|
香港
|
宁乡县|
辽源市|
厦门市|
扎赉特旗|
萨迦县|
浦东新区|
临武县|
彭水|
新巴尔虎右旗|
海林市|
仲巴县|
梁河县|
盘山县|
松原市|
阿克|
本溪市|
沾化县|
博爱县|
鹿泉市|
延川县|
博客|
尼勒克县|
牙克石市|
教育|
尉犁县|
千阳县|
县级市|
德钦县|
宜宾县|
襄城县|
平陆县|
皮山县|
衡南县|
开远市|
靖西县|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