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河安流-《逆水行周》


    第(2/3)頁

    到了西漢,黃河開始躁動,從史籍記載就能看到西漢時期黃河水患頻仍,甚至出現了五次改道。

    這一狀況,持續到東漢,東漢朝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治理黃河,治水專家王景主持這項龐大的工程,指揮數十萬人修建各種水利設施,最后終于將躁動不安的黃河“安撫”下來。

    這次安撫,讓黃河“安靜”了近八百年。

    雖然這期間,黃河也發過大水,若單純以頻率而言,并不比西漢時期少,但水災的嚴重程度卻遠低于西漢時期。

    而且,這八百年中,還包括了南北朝、晚唐藩鎮割據的漫長時期,當中原戰火紛飛的時候,沒有中央朝廷來治理黃河,黃河卻還那么“安靜”,可見東漢王景治水的功勞有多大。

    這一切,到了北宋時戛然而止,那時的黃河,下游部分河段的河床甚至已經高過地面,成為懸河,于是開始不安分起來。

    黃河安流的局面,就此一去不復返。

    想到這里,宇文溫有些感慨,感慨的是很可能在他的“任期”內,像今年這般大規模的洪水極有可能不會再發生,感慨的是黃河中游的水土流失,最后使得本來已經安靜下來的黃河暴躁起來。

    黃河為什么會有八百年的安流,學術界有爭論,若單純把功勞全歸于王景治水,好像說服力不足。

    但對于北宋時起黃河暴躁的原因,大家的意見倒是相對統一:

    自唐以來黃河中游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曾經郁郁蔥蔥的高原變成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黃河含沙量劇增,于是下游地區泥沙淤積速度加快,河床就漸漸提升。

    加上關中殘破,經濟、政治中心轉移到通濟渠(汴渠)的物資轉運樞紐開封,為了保證通濟渠的航運,統治者不得不拼命維持黃河水位,不停地加高河堤,于是出現了懸河。

    水往低處流是自然規律,當河床高過周圍地區時,這條大河變得暴躁不安,動不動就發大水,動不動就改道,甚至有了奪淮入海的災難性后果,難道不是很正常的現象?

    所以,濫砍濫伐導致的水土流失,才是黃河暴躁的根本原因,到了這個時候,即便王景再世,也無法安撫這條狂暴的“巨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南陵县| 资阳市| 边坝县| 汉源县| 沾益县| 上杭县| 扎囊县| 土默特右旗| 涟水县| 锡林浩特市| 恩平市| 阳原县| 沙雅县| 京山县| 杂多县| 长乐市| 贵州省| 客服| 海阳市| 华蓥市| 皋兰县| 嫩江县| 莱芜市| 涪陵区| 旬阳县| 木里| 保亭| 襄城县| 舞阳县| 古田县| 德兴市| 铁力市| 肇东市| 贵南县| 陇川县| 酉阳| 乃东县| 万安县| 太原市|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