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濾沙導水-《逆水行周》
第(2/3)頁
眼下,幾日沒好好睡過覺的翟讓,雙腳踩在泥濘里,和其他人一起奮力推著滿載沙袋(土袋)的小車沖向管涌處。
“鎮住”管涌的最好辦法,就是將河堤外的“進水口”堵住,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在“出水口”也就是管涌的“泉眼”處做文章。
但不是直接將沙袋投入“泉眼”,而是將泉眼周圍用沙袋(土袋)疊砌做成圍井,以制止涌水帶沙防止險情擴大,這種做法有講究,喚作“圍井法”。
此法第一步,要將擬建圍井范圍內雜物清除并挖去軟泥一兩尺,周圍用土袋排壘作成圍井,圍井高度以能使水流出卻不挾帶過多泥沙為好。
第二步:在管涌口圍井內用沙石填塞,如果涌水大而急時,可用塊石或磚塊填塞,壓制水勢,然后在井內鋪設“過濾層”,以實現“濾沙導水”。
就是在圍井里分層鋪筑粗沙、小石子和大石子,每層厚度約為一到二尺,如一次鋪設未能達到制止涌水帶沙,各層可以適當加厚填筑,直至滲水變清為止。
這種“過濾層”作用是讓水流走卻把水中夾帶的大量泥沙“留”在圍井里,避免河堤底部的土壤快速流失。
如此做法,比起拿東西硬賭管涌口要好很多,因為當管涌形成時,意味著河堤地基下層開始形成透水層,人們若是堵住一個出口,大量經透水層繞過河堤的洪水,還會從其他地方“冒頭”,形成新的管涌泉眼。
再堵,再冒,然后管涌處越來越多,堵不勝堵。
所以堵不如疏,讓水在已有的出口繼續外流,只需要把水中的沙土“留下”即可,如此一來透水層中的泥沙不會被洪水大量帶走,河堤的地基沒那么快被掏空,為接下來的搶險爭取到充足的時間。
這種“圍井法”,一開始許多人都不不知道,也不會做“過濾層”,是治水司的吏員到各地“突擊培訓”,才讓大家多了個抗洪搶險的手段。
不知過了多久,現場的六個管涌“泉眼”都砌好了圍井,當滲出來的水變清后,許多人都松了口氣。
體力接近透支的翟讓顧不得泥濘,直接坐在小推車上,看著周圍人群,喘著氣。
本來,白馬津河段是要開閘泄洪的,而官府已經提前做好了疏散,還發布公告,說從今年開始,泄洪區的租庸調免四年,并且朝廷會賠償當地百姓部分損失。
但是并沒有泄洪,于是大家都燃起了希望,希望家鄉能夠平安渡過這次洪水。
如果有得選,他們不想要什么賠償,因為賠償不可能是全額的,而農田被大水這么一淹,退水后得好幾年才能恢復,種下的桑樹、棉樹還有各種果樹,好不容易才成規模,重新來過又得花許多年。
對于作坊主和商賈而言,時間和人氣最寶貴,東郡北部作為泄洪區承受大水,恢復起來需要時間,但最讓人擔心的是黃河年年有汛期,今年東郡泄洪,那明年呢?
若每隔三五年就泄洪,人氣都散了,這實業和買賣還怎么做?
翟讓覺得自己好不容易立了業,靠著商鋪掙了不少錢,還買了一些地,準備繼續過更好的日子,若有得選,他寧愿選在河堤上熬夜抗洪,而不是疏散到別處躲洪水。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洛扎县|
星子县|
绿春县|
栖霞市|
托克逊县|
兴文县|
长沙市|
浮山县|
仁化县|
化隆|
嘉黎县|
望江县|
姚安县|
皋兰县|
高密市|
綦江县|
丰原市|
黑山县|
张家界市|
泾阳县|
兴城市|
阿城市|
镇远县|
图木舒克市|
瑞安市|
台州市|
闸北区|
绥中县|
临夏市|
台湾省|
和静县|
银川市|
韶关市|
保德县|
饶阳县|
仁布县|
厦门市|
建湖县|
黔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