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禮物-《逆水行周》
第(1/3)頁
下午,鴻臚寺,宇文溫在查看鴻臚寺準備的禮物,這些禮物,將是周國使節冊封倭國王子時,賜予對方的物品,其中就包括旌節,對應冊封頭銜中的“使持節”。
以周國官名而言,某州刺史,使持節都督某州軍事,是當前刺史受命時的頭銜,其中的“使持節”,就是手持旌節、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權力。
旌節,即旌旗和節仗,旌以專賞,節以專殺,周國既然冊封倭國王子(王太子)為“征夷大將軍”,那么征夷大將軍的旌節也得賜予對方。
除了旌節,還有身為征夷大將軍的全套行頭,也得一并賜予。
首先是“征夷大將軍印”,還有調兵虎符,這些象征意味濃厚的標志物品必須有,實際上對方用不用另說。
其次,既然是官職,有了官印還得有官服,征夷大將軍作為周國的封官,即便一輩子都不會來長安朝見,朝服卻是一定要有的。
同樣,朝服配套的裝飾物也得有。
朝服有了,常服自然不能少,戎服同理,至于這三套官服合不合身倒無所謂,畢竟對方可能都不會穿幾次。
第三,作為大將軍,鎧甲、武器也必須有,所以,宇文維民命兵部精心準備了鎧甲、兵器,以便讓“征夷大將軍”能抖起威風。
鎧甲有四套,第一套是實戰全身甲,札甲形制,甲葉冷鍛,堅固非常;第二套是實戰軟甲,環鎖鎧形制,可以和第一套配合著穿,也可以單獨穿。
第三套是禮儀甲,絹甲形制,為絹布制作而成,穿在身上極其華麗,卻沒有防護功能。
第四套鎧甲也是禮儀甲,具備簡單防護能力,是黃銅甲葉所制札甲,穿上去之后金光閃閃,整人就像是個金人,極盡奢華風范。
人的鎧甲有四套,可以根據穿著者的身體尺寸調節,馬的鎧甲也有一套,不過馬鎧是按照周軍戰馬常見尺寸制作,到了倭國適不適合當地馬匹尺寸就不得而知了。
鎧甲齊備,武器也得有,那就是“三仗”:弓箭,槊、刀盾。
這全都是制作精良的兵器,弓是牛角弓,箭是雕翎箭,箭鏃、槊頭和刀俱為鋼制,帶著流水紋(酸蝕紋路),十分漂亮。
刀鞘和夾鐵檀香木盾做工精美,更像是工藝品。
這些裝備在身上披掛完畢,那就是個披堅執銳的猛士,然而對方是否會帶著這套裝備上戰場,那可就不一定了,因為這些裝備的象征意味更大一些。
也許,對方收了這些服裝、鎧甲、兵器,只是將其收藏起來,但接受了“征夷大將軍”這個冊封,那就意味著“上鉤”。
征夷大將軍在倭國(后來的日本)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實際的執政者,宇文溫提前“借鑒”這一構思,當然有別樣用心。
然而,征夷大將軍一職,從臨時設立的高級軍官職位,轉為所有武人的最高首領需要很長的演變過程,按照倭國目前國內情況,后世的幕府將軍時代,基本上很難提前出現。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铜梁县|
桃江县|
平泉县|
武川县|
陵水|
江永县|
阿拉善右旗|
屯留县|
广宁县|
泽普县|
吴江市|
天峻县|
柘荣县|
海南省|
蒲江县|
宣武区|
宁阳县|
固始县|
日喀则市|
营口市|
政和县|
当涂县|
孟州市|
屏山县|
沙雅县|
锦州市|
南和县|
醴陵市|
汕尾市|
临汾市|
如东县|
浮山县|
湖南省|
乌兰察布市|
姜堰市|
睢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广平县|
沙田区|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