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打聽-《逆水行周》
第(1/3)頁
碼頭,分客貨兩個區域,各自靠泊著許多火輪船,杜淹此時是在貨運碼頭里轉悠,一座座蒸汽起重機轟鳴著,不停裝卸著貨物,他對這嘈雜場景十分適應,和別人的交談絲毫不受影響。
杜淹因為公務的原因,和渭口港官吏算是熟悉,所以他問問題,別人也愿意回答,不過不該問的問題,杜淹不會問,問了,別人也不會說。
火輪船問世迄今不過數年,但已經深深影響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僅就官員而論,大家從長安出發去外地公干、上任,基本上都乘坐過火輪船,
譬如從長安去河東、并朔,以前是從同州——蒲津河段過河,走的是陸路,現在都是在渭口或蒲津坐船,走水路,晝夜兼程,省時省力。
雖然火輪船的毛病是吵,但客船的設計盡可能避免客艙靠近機艙及水輪,所以除非特別挑剔的人,一般都能忍。
隨行人員、家眷,所有人的起居都在船上,兩三日時間就能抵達目的地,可比騎馬趕路要強得多。
通濟渠、永濟渠的通航,使得火輪船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河北、河南、兩淮、江南,天南地北的官民出行,都越來越依賴火輪船,貨物輸送就更不用說了。
運河加上火輪船,使得關東物資輸入關中愈發方便,只是有一處天險作祟,使得黃河中下游河段航運脫節。
那天險就是有中流砥柱之稱的砥柱山。
砥柱山河段,水流湍急,行船十分危險,即便有了火輪船,想要通過砥柱之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關中、關東之間的人員、物資往來,要經由水陸轉運。
水陸轉運終究麻煩,若是沒有如鯁在喉的砥柱山,滿載物資的火輪船從永濟渠、通濟渠入黃河后,可以直接抵達渭口、或者前往河東甚至河套地區,反之亦然。
所以,這根魚刺要怎么拔,引發許多議論。
朝廷有猛炸藥,開山劈石異常犀利,如今橫貫太行山東西、連接晉陽和鄴城的井陘,連接蜀地和關中的蜀道,連接山南荊襄和關中的武關道,都是靠猛炸藥才得以拓寬。
又有翻越伏牛山、連接荊襄和洛陽的三鴉道,同樣也是靠著猛炸藥拓寬、截彎取直。
既然猛炸藥這么“猛”,大家都想將砥柱山炸掉,把這根插在黃河河道上的刺拔出來。
杜淹不太懂河道疏浚之事,但他也覺得這砥柱山是該解決了,卻有些疑惑:“這是個好主意.....莫非還有難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青岛市|
祁东县|
新建县|
武威市|
龙江县|
蓝田县|
徐闻县|
元江|
尚义县|
横山县|
崇文区|
怀仁县|
铁力市|
靖安县|
依安县|
上杭县|
崇明县|
常州市|
大城县|
辽源市|
青海省|
罗甸县|
兴文县|
清镇市|
黔西县|
米泉市|
丰台区|
荔波县|
松江区|
江华|
曲麻莱县|
鲁甸县|
靖江市|
越西县|
孟津县|
沅陵县|
镶黄旗|
新津县|
无为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