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與狼共舞(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云州,定襄城,城外已化作帳篷的海洋,大小帳篷此起彼伏,似乎一眼望不到頭,大量突厥部民根據各自所屬部族宿營,與此同時,周軍將士的宿營地,也在這片帳篷的海洋里占了不少的面積。
城內議事廳,突厥啟民可汗與周軍主帥、云州道行軍總管史萬歲,還有行軍總管長史長孫晟等主要將領交談,一起商討接下來的北伐事宜。
議事廳外,云州刺史陰世師,交代屬吏諸般事物,督促大家協助行軍進行糧草轉運。
周國這兩年對草原持續用兵,已經打得都藍可汗(東突厥可汗)眾叛親離之下身亡,達頭可汗(西突厥可汗)實力大衰,如今突厥國內極不穩定,不止漠南草原,就連漠北也亂成一團。
如此,正是啟民可汗回國主持大局的好時機。
啟民可汗原為突利可汗,本就是阿史那氏血脈純正的子孫,在草原各部里有強大的號召力,如今周國決定派兵協助啟民可汗北伐,收拾國內殘局。
而這兩年接連吃敗仗的達頭可汗,趁著都藍可汗身亡、東突厥一片混亂’的有利時機,也在東突厥極力擴張勢力,試圖成為東、西突厥的唯一大可汗,最近已改名號為步迦可汗。
但反對者很多,許多小可汗不愿臣服,雙方尚在內訌之中。
值此突厥國內大亂之際,正是周國渾水摸魚的好時候,但阿史那氏在草原及漠南、漠北的聲望依舊很高,所以周國決定派兵助啟民可汗北伐。
此舉就是要將啟民可汗扶上大可汗的位置,集結東突厥之力,與西突厥分庭抗禮,使得突厥內斗,無暇南顧。
在此戰略下,此次北伐成功與否十分關鍵,啟民可汗必須展示強勁的實力,擊敗反對者,以便讓那些不知所措的部族有一個絕佳的投靠對象和投靠理由。
但又不能顯得啟民可汗是周國的附庸,完全靠周軍撐腰才敢回國。
突厥國內各部,對于阿史那氏的敬畏猶在,但若某個阿史那可汗成了周國的傀儡(至少這種跡象不能太明顯),是不會有多少部族愿意來投的。
所以,對啟民可汗所部兵馬進行武裝,使其兵強馬壯,是必然的結果。
周國的軍隊,以啟民可汗盟友的身份出擊,面對投降的突厥部眾,要交由啟民可汗來處置,而不是將牲畜人口當做戰利品,悉數遷往中原。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國有養虎為患的風險,因為做大了的啟民可汗,完全可以翻臉不認人。
如此風險,陰世師當然能想明白,但他知道朝廷依舊選擇扶持啟民可汗回國爭位,必然是權衡利弊之后的結果。
突厥不是周國靠著打贏幾場決戰就能打垮的國家,所以不如挑動對方長期內訌,以此消耗國力,己方也獲得了寶貴的時間備戰,待時機成熟,再一鼓而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辽中县|
应用必备|
开江县|
宝兴县|
贵溪市|
凌源市|
屯昌县|
友谊县|
临澧县|
四川省|
苗栗市|
夏邑县|
读书|
麻城市|
靖宇县|
桂东县|
温泉县|
钦州市|
黑水县|
通渭县|
治县。|
遵义县|
金昌市|
嘉鱼县|
茶陵县|
千阳县|
盐津县|
中阳县|
呼伦贝尔市|
左贡县|
车险|
万全县|
睢宁县|
佛教|
彭山县|
金湖县|
察雅县|
于都县|
新蔡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