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二章 非常之道-《逆水行周》


    第(1/3)頁

    政事堂,關于修建通濟渠的相關討論正在進行,首先,是由工部尚書宇文愷對整個工程及施工方案進行說明,并接受政事堂諸公的詢問。

    政事堂諸公,指的是在政事堂議事的三省(中書、門下、尚書)長官,如今加起來有十五人。

    可以說這十五人就是宰相級別的高官(宰執),至于在場的其他人,除了御駕親臨的天子及旁聽的太子,可以說都是跑腿的。

    通濟渠的資料,政事堂諸公都已事前拿到手,有了幾日的翻閱時間,以便對這個勾連黃河、淮水的運河有一個初步了解,而看資料時產生的疑問,就要在此時讓宇文愷做出解答。

    換而言之,反對馬上修建通濟渠的幾位宰執,現在就準備發動進攻。

    通濟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沒人反對修建通濟渠,但卻對何時開工以及如何修建有了一正一反兩種意見。

    位高權重的尚書令李允信,就是反對者之一,如果他在這次會議上依舊持反對意見,那么天子宇文溫也不得不考慮一下通濟渠的動工時機。

    宇文愷為了今天,準備充分,但他僅僅是從工程角度來闡述通濟渠的可行性,對于開工時機及相應一連串問題,要由另外的人來回答。

    中書舍人郝吳伯就是其一,本來他即便身處政事堂內,只有接受問話的份,而現在,當然依舊是接受詢問。

    原因在于郝吳伯以中書舍人的本官,檢校營通濟渠將作少監,實際上負責了整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他既然對現在舉債并馬上動工修建通濟渠給出了正面意見,現在就得面對反對者的發難。

    郝吳伯不是一個人面對發難,新任工部的水部郎中鄭通,也陪著郝吳伯一起接受質問。

    質問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郝吳伯和鄭通費盡口舌,好不容易將反對者的質疑一一解答,隨后引來了最有分量的反對者——尚書令李允信。

    李允信不反對修通濟渠,只是認為時機不對,朝廷應該過幾年開工,而且舉債修運河的做法十分不妥。

    李允信知道修建通濟渠是宇文溫的意思,但他作為尚書令,既然認為情況不對就要據理力爭,不能讓朝廷背負上沉重的債務,其他幾位反對者也是這種擔心。

    舉債的行為,無論動機、原因是什么,首先會讓百姓以為朝廷快撐不下去了,人心浮動,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渾水摸魚。

    第二,發行所謂公債,向民間募集資金,萬一應者寥寥,或者募集不到足夠的資金,這讓朝廷的臉面往哪里擱?到時候誰負責?誰負得起責?

    前面兩點都還好,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舉債修運河,平白無故讓朝廷背上巨額債務,一旦接下來幾年別的地方急著動用大量錢糧,已近負債的朝廷去哪里變出錢糧?

    如今年景好,所以公債到期后朝廷似乎有能力連本帶利兌現,可萬一接下來幾年有什么閃失,導致財政收入不理想,屆時公債到期無法兌現,那該如何是好?

    誰能保證接下來數年,朝廷財政收入盈余,足以支付到期公債的本金和利息?

    要是到時出了紕漏,激得民怨沸騰,到時候,要殺多少人,才能平息民怨?

    尚書令位高權重,在政事堂諸公里,是最接近宰相一職的職位,尚書令李允信的質問,郝吳伯和鄭通是無法巧言令色或者回避不答,而他們也確實沒那資格作保證,自己的腦袋也無法平民怨。

    這兩位“啞火”,有議事權的門下侍郎劉炫同樣也無法反駁,道理相同,至于劉焯,因為作為禮部尚書主管學政,今日連進議事堂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反駁。

    最后一個為宇文溫把關的大將、中書令李德林,面對“發行公債一旦出事,誰負得起責任”的質問,拿出一副時下流行的老花眼鏡帶上,從面前案上厚厚的卷宗中拿出一些資料。

    “非常之事,行非常之道,尚書令所言,確實為國為民,卻是過慮了...”

    李德林不和李允信糾結舉債后到底誰能承擔責任,而是針對“風險”二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大埔县| 雅安市| 安义县| 竹溪县| 石城县| 安阳县| 庐江县| 德化县| 壶关县| 马公市| 资溪县| 关岭| 红原县| 卢龙县| 淮安市| 雷波县| 托克托县| 金阳县| 凉山| 阿拉善右旗| 牟定县| 衡水市| 义乌市| 阳谷县| 石嘴山市| 社旗县| 临沭县| 莱州市| 德兴市| 韶关市| 浦县| 田东县| 福安市| 义乌市| 马边| 资阳市| 洛宁县| 饶河县| 沈阳市|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