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玩火(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遼口城,議事廳,遼東道行軍總管宇文維翰正與諸將議事,眾人圍著一張沙盤指指點點,其上代表著敵軍的藍旗,有三分之一已經額外插上白旗。
白旗不代表投降,而是代表爆發瘟疫。
受瘟疫影響的敵軍軍隊,病死的士兵越來越多,其戰斗力每日俱下,對于周軍來說,要采取何種手段牽制這些軍隊、讓對方想跑卻跑不了,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爆發瘟疫的軍營,士氣大跌,如果疫情無法控制,正常情況下主將會率兵撤退,很大概率會留下傷兵自生自滅,此即所謂斷尾求生。
這種情況不是宇文維翰想看到的,他想盡可能拖,讓敵軍各部兵馬猶猶豫豫,多耗上一段時間,多死一些人。
如此構思沒問題,問題在于如何實施,宇文維翰算是想清楚了,敵人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精,也不會真的和豬一樣蠢,所以他要讓對方“留下來”,就得有個由頭。
由頭是什么?當然是勸降。
高句麗這邊的兵馬除非窮途末路,否則不太可能主動投降,所以宇文維翰的勸降對象是靺鞨各部,這些部族依附于高句麗,平日里充當附庸軍,意志不是很堅定。
已經有一些靺鞨部落發生瘟疫(天花),想治治不好,想撤卻又礙于高句麗那邊的態度不敢撤,但真要是病死的人太多,對方首領大概會不顧一切開溜。
如此糾結的處境,宇文維翰表示很理解,所以他分別派出使者,與各部靺鞨首領接觸,送好處(主要是糧食),勸對方歸順皇朝。
他讓使者帶去的好處,不多也不少,正好讓對方心動,胃口被吊起來,舍不得撤軍,卻又難以下決心和高句麗一刀兩斷,站到皇朝這邊來。
于是糾結糾結再糾結,不知不覺就又過了十余日。
患病的人又多了幾分。
沒錯,宇文維翰打的主意就是明面上勸降,實際上是拖時間,讓靺鞨各部首領猶猶豫豫之中錯失最佳的“止損”時機。
他的想法不錯,但實施起來有難度,問題在于“火候”的把握上,使用如此計謀,他這種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未必能把握好分寸。
假勸降,萬一真有靺鞨部落要來投奔,那該怎么辦?
不接受,別人就知道周軍言而無信,以后也不會輕易相信周國的承諾,這對于日后皇朝經略遼東很不利。
又或者某個靺鞨部落首領狡詐異常,不停要好處,如不給就說撐不下去要走,屆時己方繼續給好處像會上當,但不給的話之前送出去的糧食就浪費了。
算計人,卻有可能被人算計,這就是現實。
所以宇文維翰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計謀實際上是在玩火,“小狐貍”道行不夠,難當大任。
但“老狐貍”賀若弼卻不一樣,實施起這種詭計可謂游刃有余。
賀若弼作為行軍總管長史,實際上負責主要軍務,幫著初次獨立領兵出征的皇子宇文維翰打勝仗、立戰功,宇文維翰提出一個計謀,賀若弼就在其基礎上加以完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和龙市|
漳浦县|
林州市|
秦皇岛市|
平泉县|
凤山县|
河东区|
额济纳旗|
剑河县|
浮山县|
金寨县|
神农架林区|
福安市|
阿克陶县|
成安县|
宝坻区|
常熟市|
赤城县|
天祝|
泗阳县|
成武县|
武鸣县|
夏河县|
内丘县|
安龙县|
郸城县|
高密市|
罗定市|
双辽市|
莱西市|
翁源县|
惠来县|
四子王旗|
吉林省|
留坝县|
崇州市|
苍山县|
黄大仙区|
平顶山市|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