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習慣就好-《逆水行周》
第(1/3)頁
見著兩個兒子有些欲哭無淚的模樣,宇文溫不以為然,但為了避免兒子變成“我沒有錯,是世界錯了”的中二少年,該有的解釋必須及時:
“官僚的德性就那樣,自古如此,你們也不要太過在意,習慣就好。”
“想想,若是父親問母親,問她你們平日表現如何,想來母親定然報喜不報憂,對不對?”
這話說得對,宇文維城和宇文維寧點點頭,宇文溫又道:“母親為你們說好話,其實也是為了免得父親埋怨,那么各地父母官亦是如此。”
“朝廷定期派員考核,考核結果決定了地方官們的升遷,關系到仕途,所以他們必然趨利避害,有選擇性的說一些片面事實,以便左右逢源。”
若不是為了培養兒子,宇文溫才懶得如此教導,兒子始終是要面對官僚集團這個“不死怪物”,所以必要的知識得知道,免得被人耍得團團轉還不自知。
谷賤傷農,其實“農”不光是一般的自耕農,還有農莊,亦或是莊園,每石米(粗米)五十文的糧價,讓許多大地主、大莊園主損失慘重。
這些大地主、大莊園主,當然就是各地的強宗著姓,其族人、子弟和官場千絲萬縷,不滿之情自然會傳到地方官耳中。
地方官的職責是勸課農桑,如今糧價大跌,確實有谷賤傷農的風險,加上當地大族也對此不滿,那么地方官自然也得為自己的前途考慮。
谷賤傷農,這就是他們面對的民情,必須上傳。
太子來尋訪民情,谷賤傷農就是必須知道的民情。即便有官員知道尋常農戶可以靠務工緩解這一危機,但當地大戶可不行,人家就想“哭訴”,讓朝廷趕緊采取措施。
這種時候誰壞事,事后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宇文維城和宇文維寧聽來的民情,確實是事實,問題“民”和“民”是不一樣的。
大地主、莊園主是“民”,自耕農、佃農也是“民”,但他們發出的聲音其力度不一樣,前一種“民”的民意,很容易逐級上傳,而后一種“民”的民意。
誰在乎?
所以宇文維城、宇文維寧聽到的事實很真實,但這民意只是部分,另一部分民意沒人向他們提起。
是官員們故意隱瞞么?
算是,但事出有因,基層吏員明哲保身,不會為了區區“小民”,招惹那些實力雄厚的“大民”,所以選擇了沉默。
兄弟兩聽著聽著,沒那么忿忿不平了,卻忽然覺得官場好復雜,官員的善惡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分明,又覺得一件事的是非對錯好像沒有明顯的界限。
對于谷賤傷農該不該解決、如何解決,愈發糊涂了。
“這個問題,你們可以這么想....”
宇文溫繼續深入教導兒子們一些“知識”,而這知識關系到一個王朝的根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五莲县|
石泉县|
罗田县|
重庆市|
抚远县|
金寨县|
嘉善县|
门头沟区|
讷河市|
太保市|
宁陵县|
新营市|
桐乡市|
左贡县|
赣榆县|
萨迦县|
辉南县|
罗定市|
唐山市|
胶南市|
思茅市|
博野县|
襄城县|
南部县|
永平县|
天峨县|
武汉市|
德清县|
东台市|
青阳县|
咸宁市|
乐安县|
商丘市|
古田县|
自治县|
义马市|
青浦区|
喀喇沁旗|
黔东|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