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鍋去箭來-《逆水行周》
第(2/3)頁
母羊產奶,而奶制品以及野菜才是普通牧民的日常飲食,他們是不可能每天殺羊吃肉的。
羊死了或者有必要時再殺羊吃肉,把羊皮制成衣物即可。
這就是養羊的“傳統”做法,牧民們不需要多一個環節讓“中間商賺差價”。
所以,牧民們只需要肉用羊,不需要毛用羊,如果他們把自己養的羊都換成了細毛羊,殺又不能殺,這種羊光長毛,肉不多,奶也不多(相對而言),食物問題怎么解決?
也不是沒辦法解決,官府可以額外提供糧食,讓這些牧民“脫產”,專門養毛用羊(細毛羊)。
但問題是牧羊必須要逐水草而居,不停的“轉場”,官府要如何在不同的草場上找到這些牧民,然后輸送糧食?
亦或是牧民趕著羊群“轉場”時,用車載著大量糧食慢慢走?
要不就讓牧民們“以大局為重”,為了給朝廷養毛用羊,不需要吃什么奶制品,每天挖野菜燉著吃就行了。
宇文溫想著想著,陷入了沉思。
設想之中的毛紡織業大發展,如今看來需要適當的農業支撐,然而要對牧區和農耕區交界處的地區進行長期糧食支援,以當前的交通運輸能力來說,這種負擔很重,不是鬧著玩的。
新的問題出現了,宇文溫有些郁悶,他依稀記得課本上所說英國的“圈地運動”、“羊吃人”,其背后蓬勃發展的毛紡織業,據說奠定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基礎。
如今他依葫蘆畫瓢,效果卻不好。
或者說,非得逼出“羊吃人”,他的規劃才可能成功?
問題是英國為島國,農民們被逼得活不下去,起義又被鎮壓,沒處跑,只能老老實實接受剝削。
如今這大草原可是沒邊的,周國若是敢弄出“羊吃人”,強迫牧民養毛多肉少奶少的細毛羊,那么牧民們大不了把帳篷一卷,帶著全家老小往西、往北跑,投奔突厥,做可汗的馬前卒。
宇文溫想著想著,有了主意:來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
跑了,就沒有鐵鍋,沒有各類物美價廉的日用品,沒有茶葉了喲!
想到這里,宇文溫心情好了不少,向邊境各部落賣鐵鍋的做法,一直都有人詬病,這幾年來不是沒有大臣上書勸諫,但都被宇文溫頂了回去。
其實那些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邊境蕃族從周國這里買了鐵鍋回去,熔了打造鐵制兵器、鎧甲,然后入寇搶掠,此即所謂“鍋去箭回”。
但宇文溫覺得這是庸人自擾,首先他賣的鐵鍋是生鐵鍋,若要熔了煉出熟鐵不是不行,但那些小部落沒這本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崇文区|
宁明县|
蒙阴县|
三明市|
靖边县|
南陵县|
阿坝县|
永济市|
临夏市|
阳新县|
平乡县|
沈丘县|
读书|
衡东县|
故城县|
桂东县|
贵南县|
宝清县|
虞城县|
绥宁县|
广水市|
贡觉县|
洛川县|
天水市|
福清市|
宝丰县|
夏邑县|
饶平县|
梁河县|
旺苍县|
崇州市|
梁山县|
弋阳县|
滕州市|
贡嘎县|
贵溪市|
吴江市|
故城县|
资中县|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