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下套-《逆水行周》
第(2/3)頁
百姓用不上也不會有太多意愿用“金銀陌”,所以得想辦法讓有錢人用“金銀陌”錢,朝廷才能真的占到便宜。
說得好聽是想辦法,說得難聽點就是下套,讓有錢人中“圈套”,被朝廷占便宜。
下套得有誘餌,宇文溫準備的誘餌就是白銀,圈套,名為“白銀交易所”。
白銀交易所,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買賣白銀的交易場所,在白銀交易所里,人們可以用且只能用錢幣購買白銀。
這樣的場所目前暫設一處,設在揚州廣陵。
為什么要設在揚州廣陵?
因為廣陵下一歐就是長江入海口,海運、水運便利,從倭國返航的大海船,可以很方面的將大量倭國白銀運抵廣陵。
沒錯,廣陵白銀交易所里賣的白銀來自倭國,而銀價是每斤十陌(金銀陌),必須用金銀陌付賬。
白銀對人的刺激,比銅要厲害多了,有了一個可以直接購買白銀的場所,可想而知這里的白銀不愁賣。
如此一來,就人為的制造出了對“金銀陌”的強烈需求。
那么“金銀陌”從哪里來?
用“明德通寶”兌換得來。
廣陵白銀交易所的銀價,是建立在“明德通寶”幣制基礎上的“每斤白銀一千文”,每年的白銀供應額為一百萬兩以上,全都是靠北洋貿易公司從倭國做買賣所得。
倭國在北洋貿易公司的幫助下,極大改進了挖礦及冶煉技術,所以銀產量大增,北洋貿易公司每年都從倭國賺回大量白銀。
上繳國庫的白銀,平均每年在一百三十萬兩左右,這些白銀極大緩解了財政收支緊張的局面。
現在若實行白銀交易所制度,意味著朝廷下了血本,將好不容易賺回來的白銀,留下小部分存在國庫,把剩下的白銀都放在廣陵白銀貿易所出售。
一百萬兩白銀,聽上去好像很多,然而民間對于白銀的需求是沒有上限的,每年向民間“投放”一百萬兩白銀,說多不多。
所以宇文仨兄弟根本就不明白這算什么“下套”。
兒子聽不懂,宇文溫不急,開始耐心剖析他的“圈套”是如何運作的:
第一步,商賈要用成色十足的五銖錢(好錢)兌換“明德通寶”,這個步驟,在全國各地都能進行。
第二步,用“明德通寶”兌換“金銀陌”,這個步驟,只在全國少數幾個大都市及商業都市才能進行,其中包括廣陵。
走完這兩個步驟,朝廷實際上占了“一兌三”的便宜,即用一份銅,兌換民間人士(商賈)手中的三份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桂林市|
弥勒县|
新野县|
金坛市|
邢台县|
荣昌县|
和顺县|
平昌县|
郑州市|
同仁县|
兴化市|
马关县|
道孚县|
张家港市|
上高县|
开阳县|
南靖县|
忻城县|
合水县|
睢宁县|
嫩江县|
巨野县|
安远县|
武城县|
乳山市|
泰和县|
龙游县|
林周县|
筠连县|
晋宁县|
琼海市|
南平市|
大城县|
天峨县|
泰兴市|
云龙县|
汝州市|
湟源县|
台北市|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