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喜訊-《逆水行周》
第(2/3)頁
前不久,有兩撥使者先后來到鄴城,帶來了相同的請求,那就是和親。
第一撥使者,來自吐谷渾,替吐谷渾的可汗慕容伏允,向大周天子求親,希望迎娶周國公主,兩國結為姻親。
第二撥使者,來自突厥,替突厥的都藍可汗阿史那·雍虞閭,向大周天子求親,希望迎娶周國公主,延續兩國的“傳統友誼”。
有便宜女婿上門提親,宇文溫的反應和古今中外的父親們一樣:想把我女兒拐走?你小子誰啊!
除去這種情緒,宇文溫實際上對和親同樣有抵觸,當然他不是對套馬的漢子有什么意見,也知道這年頭和親實際上很正常,總的來說并不是喪權辱國,但他就是不樂意。
因為僅靠和親,根本就維持不了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國家是這樣,家族間也是這樣,當年宇文氏的駙馬何其多,結果到了大象二年時,有多少人站出來?
該打還是打,該搶還是搶,該翻臉依舊翻臉。
既如此,他把女兒送去和親,實際上沒有多少實際意義,起不了太大作用,西北邊疆依舊不得安寧。
更別說宇文溫雖然女兒不少,現如今卻沒有適婚的女兒。
除繼女宇文娥英之外,宇文溫的親生女兒之中,長女宇文月英(蕭九娘所出)去年到了出嫁年紀,于是就嫁人了,而次女宇文華英(楊麗華所出)今年也到了出嫁的年紀,同樣已經嫁人。
“老三”宇文玉英,是尉遲熾繁所出,如今才七歲,當然不可能和親。
皇女不合適,宗室女同樣不合適,年輕一代的宗室女,只有宇文溫的侄女、杞王宇文理的妹妹,也已經嫁人了。
這個情況,周國方面已經告知突厥、吐谷渾的來使,但對方依舊希望和親,用意其實很明白:為了兩國邦交,無論真假,來一個周國公主唄!
兩國不約而同的請求,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其國君急需和周國聯姻,以此獲得政治上的好處,應該是想拿周國當虎皮,嚇唬國內權貴。
換句話說,這就是個面子工程,公主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只要當事人不說破就行。
所以宇文溫可以賞個臉,學王昭君故事,將兩位民女封為公主,分別與突厥、吐谷渾和親,來個皆大歡喜,好歹讓邊疆安穩幾年。
基于現實考慮,這是正確選擇,政事堂諸公對此沒有反對的意見。
但宇文溫就是不樂意。
如果周國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做出讓步無可厚非,問題是周國已經統一中原,經過數年的修生養息,已經恢復過來了。
宇文溫當然希望邊疆安寧,也真心愿意和突厥、吐谷渾搞好關系,以便給國內百姓再過上一段太平日子,他也好厲兵秣馬。
和平很重要,但要靠犧牲女人來換取邊疆那幾年的和平,這種行為太窩囊了。
所以,宇文溫婉拒了兩國的求親,明明白白對兩國使者說清楚:大周的公主們,成年的已經結婚,沒結婚的還未成年。
這樣的決定,很可能會導致邊疆戰火再起,但宇文溫可不怕。
他的軍隊都開始裝備火炮了,還卑躬屈膝搞和親,這要有多慫?
。。。。。。
午后,宇文溫結束了接見,稍事休息之后,回到案前看著一沓資料,又看看輿圖,琢磨如何“調教”吐谷渾。
他拒絕了對方的和親請求,后果可能是吐谷渾襲擾邊境,這對于擁有火炮的周軍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
但不怕賊不來,就怕賊惦記,宇文溫覺得涼州總管府老是被吐谷渾騷擾的話,百姓如何安居樂業、商旅哪里敢去?
百姓、商旅不得安寧,直接后果就是經濟不好,農、牧產業發展得不順利,戶數上不來,意味著租調不夠多,涼州總管府無法養活數量更多的駐軍,只能靠朝廷不斷“輸血”。
朝廷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宇文溫想減輕中央的負擔,計劃增強涼州總管府的“造血功能”,絞盡腦汁想辦法發展那邊的經濟。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招商環境”,必須想辦法解決吐谷渾這個“老大難”問題,雖然不是現在就做,卻要提前做準備。
他方才接見的官員,來自涼州總管府,此次陪同吐谷渾使者入中原,所以宇文溫順便接見這些當地官員,聽對方介紹吐谷渾的情況。
吐谷渾,以其開國君主慕容吐谷渾為國名、族名,慕容吐谷渾原屬遼東慕容部,與其兄慕容廆分道揚鑣之后,帶著部眾西進數千里,抵達河湟谷地(河湟之地)定居。
河湟谷地,指的是黃河與湟水交匯處的地區,土地肥沃,水草豐美,位于河套走廊東端的西側,是青藏高原的東面門戶。
慕容吐谷渾帶著部眾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站穩了腳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天柱县|
鸡泽县|
咸宁市|
翁牛特旗|
安溪县|
古浪县|
榆林市|
榆社县|
辽宁省|
青岛市|
平和县|
丹江口市|
隆林|
葫芦岛市|
绍兴县|
崇仁县|
资兴市|
呼伦贝尔市|
美姑县|
黄陵县|
绵竹市|
福泉市|
邓州市|
垦利县|
沭阳县|
宁武县|
高尔夫|
汉阴县|
昌邑市|
河北区|
剑阁县|
绥滨县|
苍山县|
肇源县|
平昌县|
双鸭山市|
东城区|
凤阳县|
镇原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