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四十四章 臘祭-《逆水行周》


    第(1/3)頁

    十二月初八,臘日,揚州總管、豳王宇文溫,于楊州州治廣陵主持臘祭,隨后在官署大擺筵席,與文武官員一起慶祝這一隆重的節日。

    “臘”指的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以及列祖列宗叫臘,古人要在一年的最后一個月圍獵,以獵物作為“犧牲”祭祀神靈和祖先。

    臘祭通常在十二月進行,所以秦漢時起,將十二月稱為臘月,但臘祭的日子不固定,視情況而定。

    到了漢時,臘祭定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然后經過數百年的演變,臘日(臘祭)定在十二月八日。

    既然是“祭”,當然要有祭品,也就是“犧牲”,此次祭典上用的“犧牲”,用的自然是宇文溫與文武官員圍獵所得獵物。

    在這個時代,文武并未分途,而許多文職官并不是羸弱書生模樣,和武職官一樣擅長騎射。

    所以今日臘祭所用“犧牲”的數量充足,各種獵物可以說是堆積如山,作為“犧牲”先用來祭拜百神,然后由廚子烹飪,制成食物由文武官員分食。

    祭拜過神靈的祭品,食用后會給人帶來好運,所以此時的官署里,饕鬄們食指大動,享用食物之前,向昊天上帝許愿。

    在這個時代,中原朝廷所祭拜的百神,排在第一位的主神不是后世所稱“玉皇大帝”,而是昊天上帝。

    而后世宗教術語中的漢語“上帝”一詞,就是來源于“昊天上帝”。

    所謂昊天上帝,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于帝,讬之于天,故稱上帝。

    昊天上帝是中國神話中天的尊號,姬周時正式出現昊天上帝的尊稱,昊天上帝是帶有至高神之位的天,是歷代中原朝廷正統祭祀的最高神。

    有句話說得好,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于歷朝歷代來說,這兩件事十分重要。

    戎是戰爭,祀就是祭祀祖宗神靈,換成后世的政治術語,就是“國家的根本,在于軍事力量和意識形態”。

    所以,宇文溫即便不信什么“上帝”,也得老老實實領著文武官員祭拜百神,待得回到家中,還得和家人一起祭拜列祖列宗。

    不過對于周國來說,臘祭曾經有一段時間定在十月,原因是因為宇文氏的周國“復古”行周禮,而據說姬周時,臘祭定在十月。

    周國“復古”行周禮,是為了在意識形態上和當時的高氏齊國競爭,強調自己才是“正統中的正統”,所以才有了復古的六官制。

    后來周國滅齊,自然就不需要強調自己的“正統”,所以臘祭重新回到十二月八日進行。

    復古的需求已經沒有必要了,那么周國的六官制,也該退出歷史舞臺,重新實行魏晉以來的官制。

    那就是三省制。

    所謂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起草詔書(決策)、審核詔書(審核)和執行政令(執行),三省之下又分各種官署。

    執政的丞相、杞王宇文明,已經開始進行改制的準備工作,對此,宇文溫舉雙手贊成,六官制已經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這在中原一統的大背景下,已經顯得不合時宜。

    而宇文溫知道三省制演化之后,就是三省六部制,所以,他可以在官制改革里說上話,刷刷名聲。

    但這種很講考據的事情,他得借由別人來實現,所以,對考據非常擅長的李德林,就成了宇文溫的白手套。

    年逾六旬的李德林,作為宇文溫的佐官,這兩年表現不錯,而在宇文溫的授意下,李德林上書朝廷,對正在進行的改制獻言獻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泰来县| 九江县| 马关县| 吴江市| 泸水县| 乌拉特前旗| 景泰县| 元阳县| 马山县| 海原县| 托克托县| 孝感市| 雅安市| 扶风县| 大关县| 綦江县| 云梦县| 栾川县| 鹿邑县| 西昌市| 阳朔县| 清流县| 辉县市| 营山县| 宜都市| 富锦市| 宣威市| 莱芜市| 新晃| 恩施市| 徐汇区| 白水县| 固始县| 中西区| 慈利县| 临江市| 那曲县| 五原县| 呼和浩特市|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