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蕞爾小邦(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屋檐下,水流成珠簾,周國市舶司提督王頍,看著外面的瓢潑大雨,有些后怕,他剛乘船抵達耽羅,暴風雨就來了,若是半路耽擱些許,恐怕此時他和同行人員就已經葬身魚腹。
房內,周國耽羅租界領事嚴樺正在交代吏員一些事情,見著王頍轉回來,嚴樺趕緊將手中資料奉上:“提督,這是剛匯總的情報,請過目。”
提督,即提調監督之意,為市舶司的武職官,前所未有的一個官職,市舶司對外開展貿易時,提督掌軍事,調撥兵馬、水師戰船,實際上和司馬類似。
提督的主要職責,主要是保護貿易據點和商隊、船隊,在國內負責剿匪,保證市舶司商隊的安全,在外洋,負責清剿海寇。
必要時,也負責指揮作戰,教訓一下蕞爾小邦。
雖然這是個有些奇怪的武職,但對于王頍來說,倒也不錯,他知道豳王對市舶司的規劃非同小可,所以受此重任,干勁十足。
雖然指揮水師不是他的長項,但打仗的道理都差不多,故而“王提督”決心在海東(東海)有一番作為。
此時,嚴樺交上來的資料,上面是關于百濟國內的情報,數百年來,中原歷代朝廷對于海東各國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也不屑于了解,因為大家都認為,百濟、新羅等國,不過蕞爾小邦。
但豳王不這么認為,所以市舶司在海東開展海貿的同時,還肩負著收集海東各國國情的任務,譬如繪制輿圖、調查風土人情等,以便為朝廷將來進行決策時給出可靠的參考。
所謂參考,要搞清楚各國大概的官制、行政區劃,以及各國國內的政治態勢,如此,朝廷和對方打交道時,才不會兩眼一抹黑。
以百濟為例,王頍翻閱了許多古籍,大概知道晉時,百濟就遣使入中原,后來陸續和元魏以及南朝有過聯系,但百濟國內的情況,中原不甚明了。
只能通過使者的自述,大概了解一些百濟國內的風土人情。
到了現在,周國國內大概知道百濟的王族姓氏為“扶余”或“夫余”,其國內有幾個豪族大姓,且百濟和倭國關系頗為密切。
而為了對付北方強敵高句麗,百濟曾經和東面毗鄰的新羅聯盟,但大概在中原陳國初建時期,新羅和百濟決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水富县|
泽库县|
静海县|
稷山县|
浪卡子县|
花垣县|
彰武县|
房产|
陇西县|
长顺县|
修文县|
沂源县|
顺平县|
沅江市|
时尚|
额敏县|
晴隆县|
南昌市|
澄迈县|
呈贡县|
武山县|
张北县|
辽宁省|
涡阳县|
阳东县|
青海省|
瓦房店市|
仙居县|
浦东新区|
游戏|
华池县|
文山县|
靖西县|
渝北区|
尉犁县|
苍梧县|
冕宁县|
宾川县|
株洲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