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落幕(續)-《逆水行周》
第(3/3)頁
紙條上的字跡很眼熟,尉遲熾繁認得出這是宇文溫的筆跡,但紙上的字根本不成句,所以需要“解碼”。
尉遲明月看著姊姊拿出一個小本子,然后對著紙條在一張紙上寫著什么,覺得有些奇怪,想問卻不敢打擾。
不知過了多久,尉遲明月見著姊姊放下筆,隨后看著手中那張紙捂著嘴哭,不由得緊張起來:“姊姊..姊姊這是怎么了?”
話音剛落,尉遲明月被尉遲熾繁摟著,只聽對方激動的說:“四娘!父親母親還有弟弟都平安無事了!”
。。。。。。
下午,寒風凜冽,黃河河段,自上游漂下的浮冰,漸漸在此凍結成冰,河面冰層越來越厚,足以讓人、馬行走,綿延數里的隊伍,此時正踏冰南下。
原本橫貫南北的浮橋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冰面上用干草、木板鋪就的一條“地毯”,人、馬走在上面,腳下不會打滑,而沉重的馬車壓上去,不會因為意外壓碎冰層而掉落水中。
馬車上裝著大包小包,還有許多老人和幼童,他們體力不行,故而能夠以車代步,而身無殘疾的成年人,無論男女,都徒步走著。
行進中的隊伍兩側,時不時有騎兵巡弋,這是官軍騎兵在押送俘虜南下,一旦有變,隨時鎮壓。
雪花飛舞之際,隊伍前端已經抵達南岸白馬津,岸上官道兩側搭起一長溜草棚,內里搭著灶臺,上面架著大鐵鍋,鍋上有蒸籠,蒸籠里滿是熱騰騰的炊餅。
過河的人們,都可以從灶臺邊的士兵手中拿到炊餅,還能喝上一碗湯水暖暖胃,然后在白馬津過夜,次日繼續向南趕路。
一旁的土丘上,剛在現場檢查完接待工作情況的西陽王宇文溫,看著眼前規模不小的隊伍,又看看發放炊餅的草棚,點點頭,隨后策馬離去。
官軍收復鄴城,俘虜了大量敵兵,其中包括尉遲氏的部曲黃龍兵,這些被俘的敵兵數量眾多,不僅消耗大量糧草不說,還不好處置。
一旦其中有人挑事,攛掇其他人鬧事,甚至降而復叛,那可不得了。
而河北各地尚未平靖,需要分兵去取,為防這些俘虜有變,主帥宇文明在眾將建議之下,本打算將這些俘虜坑殺,卻被宇文溫一封信勸住了。
且不說殺俘不祥,這么多青壯年死了,是巨大的勞動力和人口損失,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復,而宇文溫覺得事情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于是將這麻煩攬上身。
他立下軍令狀,負責將一部分俘虜及其家人押往河南,先抵達亳州一帶,再分散安置到淮西甚至山南黃州地區。
拖家帶口的俘虜們分批啟程,合計起來足有數萬人之多,押解路上若是鬧出嘩變,一切后果由宇文溫承擔,而由此產生的糧食消耗,也由宇文溫想辦法解決。
離開白馬津的宇文溫,向東南方向疾馳了一段時間,于某處樹林邊停下,在那里,有一支車隊,打著西陽王府的旗號,已等候多時。
不久前,西陽王府侍衛護送著胙國公夫人王氏、世子尉遲嘉德離開鄴城渡河南下,和尉遲順團聚,如今在宇文溫的安排下,這一家人就要啟程,前往淮口,乘船離開中原。
頭發白了許多的尉遲順,已經得知鄴城之事,家族覆滅的沉重打擊,讓他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頭發也白了許多,不過夫人和兒子尉遲嘉德安然無恙,尉遲家的香火猶在,讓他頗為寬慰。
此時,見著女婿來送行,尉遲順將自己和夫人寫給兩個女兒的親筆信交到對方手上,隨后說道:“三娘、四娘,今后就只能依靠你了。”
面對岳父的托付,宇文溫鄭重點頭,小心收好信,給尉遲順帶來了最新的消息:“杞王上陳情表,云故蜀王匡扶社稷,力挽狂瀾勞苦功高,身后之事,與故蜀王無關?!?
“天子深以為然,下詔以三百戶守蜀王陵...所以,其他的事,往后再說吧?!?
聽到這里,尉遲順再無掛念,用力拍了拍女婿的肩膀,點點頭,隨后上馬。
宇文溫定定站著,目送岳父一家離去,直到隊伍消失在視野里才離開,他騎在馬上,即將揚鞭時,抬頭看著天空,不由得感慨萬千。
一個時代落幕了,新的時代就要拉開帷幕,那么在“天下”這個舞臺,他的表現會如何呢?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来安县|
玉屏|
宜州市|
大埔区|
横峰县|
靖江市|
苗栗县|
新安县|
竹北市|
广丰县|
龙里县|
绥棱县|
诸暨市|
兴义市|
昭通市|
宿迁市|
田林县|
井陉县|
瑞安市|
常宁市|
揭西县|
平江县|
许昌市|
彭泽县|
东源县|
临泉县|
和林格尔县|
祁连县|
彭阳县|
策勒县|
邳州市|
应用必备|
玉田县|
织金县|
罗甸县|
大安市|
达拉特旗|
大石桥市|
迭部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