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原來如此(續)-《逆水行周》
第(3/3)頁
千金公主聞言一笑,讓宮女端來一方棋盤,一把算籌,一袋米,一桿稱藥的小秤,以及些許容器,宇文乾鏗見著這物品有些好奇:“姊姊這是?”
“妾想請陛下賜米。”
“行,姊姊要多少都行!”
千金公主答道:“陛下,妾想要的米,其數量是放滿這棋盤格子的米??倲?,很多的呢。”
宇文乾鏗不以為意:“無妨,區區棋盤,又能放下多少米?“
“既如此,那么妾便說明一下,每一格放的米粒數量有講究,具體規則如下...“
千金公主仔細的把規則說了一遍,就是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
也就是說,新一格放的米粒數,是上一格的數量翻倍,如此放下去,直到所有棋盤格子都放滿為止。
宇文乾鏗覺得這要求很簡單,他是堂堂天子,哪里會給不出擺滿棋盤格子的米,于是一口答應,然后讓宦官來放米,放著放著,他的眉頭漸漸緊鎖。
首先,是棋盤格子放不下越來越多的米粒,于是用算籌算數,再將數量記在紙上,而一格格“放”下來,他發現這米粒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大。
剛到第十四格,怎么就變成八千一百九十二粒米了?這得有多重?
宇文乾鏗如是想,見著千金公主命宦官稱了一百粒米的重量,然后折算成八千一百九十二粒米的重量,所得結果是這些米粒重量大概有一斤。
繼續“放”米,放到第二十格時,已經需要放進去五十二萬四千二百八十八粒米,折算成重量,大概有六斗左右,而擺弄算籌的宦官為了算數忙得團團轉。
“放”到第二十五格時,要放的米粒,折算成重量大概是十九斛;“放”到第三十五格時,米粒的重量大概有兩萬斛。
“放”到第四十格時,米粒重量大概有六十余萬斛;“放”到第四十五格時,米的重量大概接近兩千萬斛。
“放”到第五十格時...好像全天下的糧食都不夠放了。
宇文乾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時的棋盤,距離“放”滿還早著呢。
“這是...這是怎么回事?怎么會要如此多的米?”
千金公主示意宦官收好東西,拿著那記載著驚人數字的紙,向弟弟解釋何為高利貸:“陛下,高利貸的利滾利,就是類似的情況。”
“借貸的人,覺得自己借的本金不多,利息好像也高不到哪里去,于是就借了,結果這一借,利滾利下來,根本就無力償還,然而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該如何是好?”
宇文乾鏗問:“對,那該如何是好?”
“借新債還舊債,越借就欠得越多,利滾利下來,不出一年功夫,一個人欠下的債,子子孫孫都還不完,就像往這棋盤格子里放米一般?!?
千金公主用宇文溫在信里教她的方法,演示了一遍給天子看,借著這淺顯易懂的演示,讓弟弟體會一下高利貸的“利滾利”是如何讓借債者家破人亡。
“原來如此...”宇文乾鏗喃喃說著,深受震撼,他沒怎么體會過民間疾苦,但他不是傻瓜,看著這棋盤放米粒得出的結果,總算知道西陽王為何在奏章中,把高利貸說成是禍國殃民。
朝廷要依靠各州郡征收說得租調、貢賦,才能滿足各項巨額日常開支,才能養活軍隊,才能給文武百官發放俸祿(實物,糧食、布帛等),而這些租調、貢賦,都來自于農戶。
如果這些農戶被高利貸搞得家破人亡,土地被放貸者兼并,直接的后果就是租調銳減,朝廷收入萎縮,無法賑災,無法養兵抵御外敵、平定叛亂,最后就轟然倒塌,改朝換代。
想到這里,宇文乾鏗脫口而出:“高利貸真的可惡至極!”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永新县|
安化县|
镇赉县|
襄汾县|
加查县|
襄樊市|
宣化县|
宜川县|
诸城市|
密山市|
海南省|
承德县|
上思县|
长泰县|
当雄县|
武川县|
林周县|
宣汉县|
山阳县|
当涂县|
咸阳市|
宾阳县|
邵阳市|
铅山县|
鹿邑县|
苍溪县|
呼和浩特市|
田林县|
永丰县|
太仆寺旗|
晋中市|
新巴尔虎左旗|
吉安市|
抚顺市|
家居|
翁牛特旗|
靖远县|
万山特区|
比如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