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斷-《逆水行周》
第(3/3)頁
夜,宇文溫獨坐帳內,看著幾張草圖發(fā)呆,傍晚時的軍議,他并沒有做出決定,因為思緒很亂,便暫時休會兩個小時(一個時辰),要好好想一想。
無論如何,宇文溫要求自己在今晚必須做出決定,而距離最后時間,還有十五分鐘。
他面前的案上,有一副地圖,是按照那個時代的記憶繪制出來的地圖,看著這幅包括了華北、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潦草地圖,宇文溫思考著一個問題。
河北紛亂,獲益的是誰?
還用問么?除了突厥,就是高句麗。
當中原戰(zhàn)亂,南北對峙時,在原漢四郡地盤發(fā)展起來的高句麗,尚且在中原王朝(北方政權)面前老老實實,然而當北魏滅北燕時,高句麗占了個天大的便宜。
北燕皇帝在行將亡國之際,帶著大量官員、軍隊、百姓、工匠渡海逃入高句麗境內,直接讓戶數(shù)不超過十萬戶的高句麗獲得了一個“升級大禮包”。
北燕難民的到來,直接讓高句麗人口翻倍,而隨行的工匠、士兵、文武官員,直接讓高句麗經濟、軍事上的實力都得到增強。
國力本來不及北燕的高句麗,吸收了等同于本國人口數(shù)量的北燕難民,國力瞬間大漲,打破了海東(朝鮮半島)均衡格局,并影響到了東北諸民族的生存及遷徙。
本來地廣人稀的高句麗,開始向南兼并百濟、新羅的國土,向西侵占遼東郡舊地,隨著北魏分東西,又有周齊對峙,中原朝廷無暇東顧,高句麗已經把遼東收入囊中,奴役了大量靺鞨部落,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高句麗國土面積大規(guī)模擴張,不斷征服遼東的靺鞨部落,國內人口和軍隊規(guī)模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野心膨脹。
宇文溫大概能想到一幅情景,那就是河北亂成一團,戰(zhàn)火連年,赤地千里,大規(guī)模饑荒爆發(fā),為逃避戰(zhàn)亂、為了活下去而四散逃亡的百姓、敗兵,很容易被占據(jù)遼東的高句麗所吸收或者奴役。
而轟天雷(火藥)、配重投石機技術,也有可能跟著敗兵一起,成為高句麗的又一個大禮包。
如此一來,軍備大幅升級、野心再度膨脹的高句麗,極有可能向東滅掉百濟、新羅,一統(tǒng)海東(朝鮮半島),國力又上一個新臺階。
到那時,對方的目光必然轉向中原,首先是吞下遼西,以此為前進基地,覬覦中原的花花江山,到時候一個強化版的女真金國,會提前五六百年出現(xiàn)在中原東北角。
那個時候,統(tǒng)一了中原的朝廷,要抵御高句麗對幽燕邊境的蠶食,必然派駐重兵集結在幽州一帶,然而河北歷經戰(zhàn)亂已經殘破不堪,人力物力枯竭,無法支撐大規(guī)模駐軍。
極端的情況,就是明末危局提前上演,而“當年”的明廷只需要對付盤踞東北的后金,如今的中原朝廷,首要外患卻是北面草原上的突厥,哪里有余力同時支撐兩個戰(zhàn)略方向的重兵集團。
也許,這種情況是宇文溫想多了,畢竟歷史上隋末中原戰(zhàn)亂不休,高句麗也沒見趁火打劫得手。
然而正是因為宇文溫的原因,這個時代已經提前出現(xiàn)了火藥和配重投石機,原本歷史軌跡里攻防雙方是防守比進攻有利,現(xiàn)在,卻已經變成進攻比防守要有利。
“當年”的高句麗,是憑著龜縮戰(zhàn)術死守城池,生生耗得隋、唐大軍糧草供應不上,被迫撤軍,若是現(xiàn)在高句麗有了進攻性武器轟天雷、投石機,野心急劇膨脹,未必就會安心,不會看著中原紛亂而不趁火打劫。
宇文溫覺得世家高門的問題必須解決,門閥政治不可以繼續(xù)下去,所以把水攪渾來個渾水摸魚是個不錯的辦法,但風險就是富庶的河北可能會被戰(zhàn)火燒成白地,殘破不堪。
若便宜了高句麗,搞出個加強版的金國禍害中原,那么自己不就是罪人了?
可是出現(xiàn)這種事情的幾率好像不是很大,會不會是自己杞人憂天?
鬧鐘的鈴聲響起,時間到,要做出決斷了,宇文溫的目光變得堅定,站起身,示意候在一旁的士兵近前:“去,擂鼓,召集眾將議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深泽县|
神池县|
颍上县|
晋宁县|
惠水县|
安丘市|
达尔|
双牌县|
鄂温|
聊城市|
精河县|
扎鲁特旗|
西林县|
富裕县|
淳化县|
张家口市|
周口市|
改则县|
重庆市|
鸡东县|
吉安市|
龙泉市|
高密市|
葫芦岛市|
淮安市|
额尔古纳市|
温州市|
漳平市|
临沂市|
柳江县|
襄樊市|
浠水县|
蛟河市|
北辰区|
株洲市|
曲周县|
乐山市|
康马县|
福贡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