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八章 冷汗-《逆水行周》


    第(1/3)頁

    上午,一處食肆內,柳楨正在用膳,吃完朝食之后去街上轉轉,西陽城的飲食比別處要好很多,所以他每次來西陽,都要大快朵頤一番。

    西陽的飲食里,烹飪手法有“炒”,這是別處之前從沒有過的廚藝,西陽各食肆、酒肆都有手藝不錯的廚子,能炒出各類美味佳肴,往日里很尋常的食材,經過那么一“炒”,風味就變得與眾不同起來。

    西陽的特色菜,排第一位的就是“東坡肉”,還得是“紅燒”的那種,每個來西陽的過客,只要不是囊中羞澀,必然要吃一吃東坡肉。

    很多人吃了之后都會念念不忘,而其他西陽美食,同樣讓人齒間留香。

    每到西陽,柳楨的胃就會很累,因為各種佳肴讓胃應接不暇,他每天都可以點不同的菜色,而隨著西陽城內人氣越來越旺,各地的菜肴也在西陽出現,真是饕餮們的福地。

    山南不靠海,黃州亦是如此,然而在西陽城,可以吃到海邊特產諸如鰒魚、墨魚等,雖然價格不菲,但各種海鮮佳肴讓柳楨吃了之后大呼過癮。

    嘴巴過癮,錢袋就不那么過癮,不過對于他來說無所謂,因為完全撐得起這樣的花銷,

    柳楨是荊州人士,家住穰城附近,家族子弟眾多,實力雄厚,他又多年經營族產,錢袋鼓囊囊,不然哪里能在西陽逍遙快活、品嘗各種美食。

    他雖然不是黃州人,卻對西陽很熟悉,可以說,當黃州出現物美價廉的水紡布時,他是頭幾批到西陽進貨的商賈之一,這幾年親眼看著黃州的紡織業從誕生到成長,然后是如日中天。

    而現在,柳楨要看著黃州的紡織業日薄西山了。

    結束用膳,柳楨徑直走出雅間,在恭候多時的掌柜那里簽了“單”,領著隨從飄然而去。

    他是這食肆的老主顧,出手闊綽,和東家熟得不能再熟,所以每次用膳之后可以直接“簽單”,三個月結一次賬。

    走在街上,看著熱鬧的街景,柳楨愜意的哼起小調來,這是他在看皮影戲時聽的曲調,覺得頗有禪意,于是時不時哼上一哼,感慨世事無常。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柳楨還不到三十歲,但經商已經有十余年,他是次子,所以從半大不大起就跟著家里的掌柜們學著做買賣,做的還是行商,吃了許多苦頭,見過許多悲歡離合。

    所以他對這幾句小調頗有感觸,而眼下,黃州紡織業即將日薄西山,正配得上這幾句小調。

    就在十年前,西陽不過是長江邊上一個破敗小城,而長江中游地區,西起江陵,往東有巴陵、夏口,又有武昌、江州湓口,哪個城池不比西陽有名得多。

    江陵、夏口、湓口且不說,和西陽隔江對望的武昌,也是古來名城。

    當年漢末三國鼎立,武昌有一段時間是孫吳的國都,而西陽算什么,從那時起的數百年中,西陽不過是作為武昌江北屏障存在的小城而已。

    十年前的黃州(巴州),地少人稀,沒有什么產出,也不是什么紡織重地,比起漢時就是富饒之鄉的荊州各地,簡直寒酸得不行。

    結果那一位來到西陽,讓西陽脫胎換骨,出現了水力紡織作坊,大量紡織出物美價廉的黃州布,很快把荊州各地出產的布匹壓下去,黃州西陽這一地名,漸漸為人熟知。

    靠著水力紡織帶來的低成本優勢,黃州紡織業迅速發展,還把荊襄各地出產的麻、葛都“吃掉”大半,各地布坊主們只能黯然關了作坊,因為他們織出來的布賣不過黃州布。

    柳楨家族的布坊也是如此,各地有紡織產業的大戶們,無奈的看著黃州紡織作坊大賺特賺,自己卻只能收購麻、葛運到西陽以供應對方,借此換得約定期限到來之后,對方轉讓水力紡織技術。

    熬了數年,終于熬到了頭,如今大量水力紡織作坊在荊襄各地出現,大家不用眼巴巴的看著別人發財,可以憑借當地及鄰近地區出產的大量葛、麻,紡織出同樣物美價廉布匹,大賺一筆。

    柳楨自家的水力紡織作坊已經全力開動,為家族帶來滾滾財源,麻、葛都不夠用,哪里還會運去西陽賺些辛苦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鹿泉市| 德阳市| 电白县| 甘孜县| 乐业县| 紫金县| 罗山县| 乐都县| 师宗县| 鱼台县| 凤山市| 泰顺县| 巴青县| 通州市| 丹江口市| 杭锦后旗| 北碚区| 新乐市| 磐安县| 蚌埠市| 皋兰县| 扬州市| 永年县| 清远市| 荃湾区| 富蕴县| 樟树市| 武隆县| 千阳县| 马关县| 石棉县| 丹巴县| 祁东县| 会理县| 舞阳县| 大冶市| 荆州市| 大连市| 溆浦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