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年-《逆水行周》
第(1/3)頁
朐山城外淮口,港灣碼頭一隅熱鬧非凡,許多漁民聚集到臨時開設的草市,將自己挑來的一擔擔海產售賣給官軍的軍需官,換回一匹匹質地優良的布帛。
軍需官收購的海產,以價格低廉的海蠣子等海產為主,因為他們要采購駐軍每日所需肉食,海州當地的雞鴨羊遠遠不夠,所以要用海產替代肉類。
海蠣子是一種貝類,又名牡蠣、蠔,在沿海地區有很多,淮口所在海州灣也不例外,漫長的海岸線內有大量海蠣子,平日里沒什么人收購,此時難得有大主顧大量采購,漁民們當然踴躍響應去挖海蠣子。
漁民們一家老小齊上陣,只需忙一個上午,就能弄滿兩籮筐海蠣子,挑到淮口草市出售便能換回幾匹布,如此實惠的買賣,何樂而不為?
軍需官收購海蠣子,轉到一旁由伙夫開殼取肉,運回軍營和著米、粟一起煮,那味道鮮美無比,廣受士兵們歡迎,每日都要消耗很多,所以淮口草市這段時間一直很熱鬧。
官軍大量收購廉價海產,而那些名貴海產則收得較少,畢竟相對于普通士兵,有資格享用名貴海產的將領不算多,但帶著名貴海產來草市的漁民不會掃興而歸,因為還有大主顧。
若是因為官軍采購軍需而開的草市,一般稱為軍市,但此時的港區,大采購的除了軍需官,還有民間商賈,漁民們正是要和這些人做買賣。
草市另一隅,有操著山南荊襄等地口音的商賈們在大量收購海產,和官軍不一樣,他們主要收購名貴海產,其中就有鰒魚。
鰒魚即后世所稱鮑魚,是名貴海產,一枚鰒魚到了山南地區,售價要翻番,扣去成本之后的利潤頗為可觀,而干鮑魚耐儲藏,便于長途運輸,對于商賈來說是很好的貨物。
數百年來,鰒魚以青齊之地所出最為有名,其產地也包括東海郡地界,也就是現在的海州地區。
漢時,青齊之地所產鰒魚就是有名的海產,到了曹魏初,據說文帝曹丕祭祀魏武帝時,都要在靈前供奉鰒魚,而這些鮑魚就是徐州刺史臧霸每年定期進貢的珍品。
待得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鰒魚依舊是建康權貴、世家高門經常食用的珍品,還得是青齊之地出產的鰒魚才有資格做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辽阳县|
团风县|
呼玛县|
九台市|
新密市|
霍山县|
穆棱市|
报价|
灌阳县|
龙游县|
正安县|
巴林右旗|
玛曲县|
炉霍县|
乌拉特中旗|
西藏|
济阳县|
台湾省|
固阳县|
平邑县|
淳化县|
怀柔区|
姜堰市|
眉山市|
墨竹工卡县|
都匀市|
平谷区|
大港区|
泾源县|
定西市|
安庆市|
宁阳县|
永丰县|
乳山市|
全椒县|
靖州|
化隆|
衡山县|
襄樊市|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