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組織-《逆水行周》
第(2/3)頁
也是被宇文溫手下大掌柜王越點名褒獎的業務骨干,如今獨當一方,作為日興昌在淮西期思一帶的駔主,帶著得力團隊大力發展“業務”。
宇文溫接續下一個話題,開始問戍主蔡長庚恢復農耕的相關事宜,他最關心的是塢堡治下數百頃旱田、水田的農耕情況如何。
蔡長庚的回答很暢快,只是有些緊張,額頭在冒汗,倒不是他心中有鬼,只是面對地位尊貴的西陽王,不由得汗出如漿。
好容易把情況介紹完,宇文溫卻沒有輕易做出評價,而是讓協助戍主管理塢堡的文武吏來補充。
戍主是新任命的,文武吏當然也是新上任的,這其中的主事吏員,均是黃州總管府選拔而來,如果在考核期表現出色,即便不能成為淮西重建后的州郡官,也能脫掉吏籍,轉為良民。
吏,是賤籍,有單獨的戶籍,是為“吏籍”、“吏戶”,吏戶地位低于平民,吏戶出身的人,如果有得選,不會愿意成為欺上瞞下的胥吏,壞事做盡,被百姓戳著脊梁骨咒罵。
能有機會脫離吏戶、吏籍,這對許多小吏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而塢堡,若僅是民間設施,用不著文武吏來管理,但這座塢堡和其他許多淮西塢堡一樣,是宇文溫“騰籠換鳥”政策的產物,基于多方考慮,暫時將塢堡納入鎮戍體系,故而要設戍主。
鎮戍制和州郡制是這個時期常見的行政區劃制度,鎮戍制的行政區劃一般出現在邊疆,偏重于軍事,州郡制就是正常的行政區劃,偏重于民政管理。
鎮有鎮將,戍有戍主,以行政區劃而言,鎮(鎮將)對應州(刺史),戍(戍主)對應郡(郡守、太守),鎮戍兵對應州郡兵。
那些基于軍事需求而在險要之地設立的戍則例外。
宇文溫的“騰籠換鳥”政策,是將塢堡豪強連根鏟除,讓立大功的將士、助戰義兵、反正的宗族內應等,成為新塢堡的主人,也就是“換鳥”,但他不是把鳥放進去就不管,而是要給予各種扶持。
首先就是采取過渡措施,先把塢堡設為戍,設戍主以名正言順納入軍隊管理,而不是就這么丟下不管。
以蔡長庚為例,此人是家族庶子,地位不高,和家業無緣,后來家族決定響應官府號召,派族兵助戰順便碰碰運氣,便派了蔡長庚率領族兵到官軍帳下聽用。
庶子,留在家族里沒什么指望,不過混吃等死罷了,到沙場上以命搏功名算是條出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雷州市|
剑河县|
隆回县|
通山县|
定陶县|
峡江县|
海阳市|
大丰市|
新宾|
新宁县|
萨迦县|
洛宁县|
贡觉县|
罗源县|
广西|
广州市|
普兰县|
德清县|
延长县|
双鸭山市|
台东市|
永康市|
山东省|
策勒县|
安泽县|
新田县|
元谋县|
乌拉特后旗|
阿坝县|
柞水县|
焦作市|
拜城县|
洛隆县|
昭通市|
合江县|
玉林市|
定结县|
筠连县|
错那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