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金銀錯(續)-《逆水行周》
第(2/3)頁
這種供需矛盾一直存在,除非能大規模開采巨型銅礦,讓銅產量暴增,否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增加銅產量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宇文溫為了解決貨幣問題,絞盡腦汁終于從金錯刀上找到了參考:制作雙色幣(鑲嵌幣)。
宇文溫一手拿著金錯刀,一手掏出枚雙色硬幣,這枚硬幣是王府司馬張定發從西陽帶來的,為工坊所制的“實驗幣”,制作十分精良。
此幣外環白色、內芯黃色,樣式新穎,為白銅、黃銅所制,宇文溫可以拍著胸膛說,此種雙色幣(鑲嵌幣)一旦流通,全世界獨一無二。
雙色幣,又稱雙金屬幣、鑲嵌幣、夾芯幣,原本是“現代”硬幣中一種新樣式,是用兩種不同的金屬鑲嵌而成的硬幣,以此作為防偽手段。
宇文溫手中的雙色幣,由色澤如金的黃銅、色澤如銀的白銅鑲嵌而成,是為金銀錯,看上去就像是金銀鑲嵌而成的硬幣,高端大氣上檔次。
也許有人能仿制出這種雙色幣,但成本必然很高,所以成本就成了雙色幣防偽的最大依靠。
偽造雙色幣,不僅要外觀相近,還得耐用,不能被人用手一按,便讓雙色幣的環、芯分離,要讓一枚假幣做到這一點也許可以,但要讓成千上萬枚假幣都能達到這一水準,成本必然大漲。
甚至制作一枚堪用的假幣,其成本會比其面值高數倍甚至十余倍,如此一來,誰還有能力大規模制作假幣?
只要朝廷全面推行雙色幣,讓歷朝歷代所鑄五銖錢樣式錢幣退出流通,那么流通領域里想要劣幣驅逐良幣,也得有堪用的偽劣雙色幣才行。
如果有人要窖藏雙色幣,那么宇文溫有“鑄幣稅”這一法寶在手,完全不怕鑄幣會虧損。
但想要大規模發行雙色幣同樣要解決成本問題:即便是“專利人”來制作雙色幣,其制作成本極高,若不能大幅降低成本,雙色幣無法大規模流通。
按照林有地的報告,一枚雙色幣的制作成本不低于五百文,而宇文溫預期之中一枚雙色幣的面值,不應大于一百文,巨大的成本差距,阻礙了雙色幣的實用化。
王莽推行金錯刀是為了搜刮民間財富,刀幣上錯著的黃金,其價值根本不值五千錢,而宇文溫想要推行雙色幣不是為了斂財,只是為了讓雙色幣在民間大規模流通,承擔起通貨的職能。
如果規定一枚雙色幣的面值是五百文,那么成本問題就不是問題,但這樣大面值的硬幣,百姓根本用不起也沒必要用,所以流通領域會受到極大限制。
平民百姓,日常收入大多是實物,若折合成銅錢計,一個成年人每月收入能達到一貫都很不錯了。
如果一個無地的成年男子出賣勞力打長短工,每日收入大概是二十文到三十文之間,即便此人一個月三十天都在勞動,收入也沒到一千文(一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临汾市|
普兰县|
灯塔市|
平山县|
札达县|
闻喜县|
遂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余江县|
宣武区|
营山县|
榆树市|
安阳县|
屏边|
泸溪县|
呼图壁县|
黑河市|
阳曲县|
汤原县|
长沙市|
民勤县|
扎囊县|
温宿县|
革吉县|
冕宁县|
毕节市|
南部县|
津市市|
潜江市|
桂平市|
昆明市|
丰县|
当雄县|
德江县|
浮梁县|
如东县|
花莲县|
虞城县|
呼伦贝尔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