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身著皇后服飾的張麗華,被華冠麗服映襯得愈發(fā)光彩照人,一頭烏黑的秀發(fā),在燭光下閃耀著光彩,她陪著用完膳的柳太后說了一會話,見其精力不濟便識相的起身告退。 走出柳太后居住的弘范宮,張麗華并沒有回自己下榻的結(jié)綺閣,而是轉(zhuǎn)入安德宮,安德宮里住著另一位太后,即文帝皇后沈妙容。 文帝陳蒨和宣帝陳頊是兄弟,沈妙容和柳敬言是妯娌,沈妙容為陳蒨生下太子陳伯宗,陳蒨駕崩后陳伯宗繼位,沒幾年就被輔政的皇叔陳頊廢除,隨后丟了性命,是為廢帝。 陳頊奪了侄子的皇位,對于嫂子沈妙容倒還好,給了文皇后的名號,使其與皇后柳敬言地位相同,當然,嫂子和小叔子之間并沒有發(fā)生什么不可告人的關(guān)系。 待得陳頊駕崩,太子陳叔寶即位,柳敬言成了皇太后,而沈妙容繼續(xù)享受禮遇,也成了太后。 兩個太后,對于新君來說并不是嫡母和庶母的區(qū)別,而是基于其各自夫君的關(guān)系,為妯娌的區(qū)別,在正式場合如何稱呼呢? 按著先帝的謚號來,沈妙容是陳蒨的皇后,陳蒨謚號“文皇帝”,所以沈妙容被稱為文太后,而柳敬言就是理所當然的皇太后。 宣帝陳頊的皇位,是從侄子手里搶來的,無論是基于愧疚也罷,掩飾也罷,文皇后/文太后沈妙容在陳國的地位,至少在明面上來說和皇后/皇太后柳敬言是一樣的。 所以即將成為皇后的張麗華,當然也要到文太后那里走一遭,算是用自己身上的全套皇后行頭先“打個招呼”,告訴這位太后,陳國要有新皇后了。 而當沈婺華被廢,那就宣告吳興沈氏的時代告一段落。 沈婺華出身吳興沈氏,文太后沈妙容同樣出身吳興沈氏,其兄沈欽,在陳頊奪位之后沒多久就郁郁而終,本來是三吳著姓的吳興沈氏從此愈發(fā)衰落。 沈欽之子沈觀,還是靠討好陳叔寶、進而討好張麗華才有了現(xiàn)在的地位,任御史中丞。 同樣,吳興沈氏出身的沈客卿,也是靠著討好陳叔寶、張麗華才得以參掌機要,和施文慶、孔范一樣,被陳叔寶引為心腹。 這兩個人,不是靠著吳興沈氏的閥閱起家,純粹靠著討好陳叔寶、張麗華而已,所以對于沈婺華被廢一事是極力贊成,甚至為此到處奔走,唯恐稍有怠慢引得張麗華不快。 對于張麗華來說,這種被人畏懼的感覺,真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