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應對(續)-《逆水行周》
第(1/3)頁
中軍帳,丞相尉遲惇正和眾將議事,開始調兵遣將,化解淮南危局,前幾日他忙著安排各地官員覲見天子,具體軍務無暇過問,所以今日要抓緊時間,及早定下方略。
按照目前所得消息,陳軍正在攻打盱眙、山陽,而退守鐘離的尉遲佑耆正在收攏潰兵,加固城防,伺機反擊。
廣陵之敗,官軍的真正傷亡情況還沒弄清楚,雖然明面上看傷亡十分慘重,但實際上有許多將士沒了蹤影,不一定是陣亡、被俘、投降,也可能是撤退時慌不擇路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這些走散的將士只是丟了輜重,戰斗力還在,一旦歸攏之后,馬上就能投入作戰,所以盡快搞清楚實際傷亡情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但這是尉遲佑耆頭痛的事,尉遲惇要考慮的是全局。
陳軍北上,意味著陳國和宇文氏聯合,那么尉遲惇之前定下的策略就完全無效了,接下來是選擇穩住淮水一線,先把懸瓠解決了,還是把順序倒過來?
尉遲惇不認為陳國是個有真正威脅的對手,即便對方偷襲廣陵得手,他也認為這是對方回光返照,陳國天子陳叔寶是個昏君,陳軍將領再能打,遲早也要被自家君主禍害,束手束腳。
雖然陳軍偷襲廣陵得手,看樣子有全取淮南之勢,但想要攻下山陽、盱眙、鐘離這些淮南重鎮,短時間內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尉遲惇認為自己還是先解決懸瓠比較好,但是宇文溫守懸瓠守得他沒了脾氣,總不能任由大量戰兵集結懸瓠浪費時間,卻坐看淮南烽煙四起。
局勢不斷變化,所以必須及時根據占據采取不同的應對,尉遲惇決定調集騎兵,要讓無所事事的騎兵動起來。
懸瓠已經被他圍得如同鐵桶一般,騎兵攻城派不上用場,而現在,有新的敵人出現,騎兵正好出擊,銼銼對方的銳氣。
宇文氏占據的光州州治光城,不久前有援兵抵達,兵力大概在五六千左右,以步兵為主,圍城的揚州軍與之對峙數日后,奉尉遲惇之命撤退。
揚州軍主力返回壽春,協助尉遲佑耆穩定淮南局勢,而光城敵軍,則由尉遲惇派出的騎兵來解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莱阳市|
广东省|
温泉县|
贵州省|
常州市|
宝兴县|
宣威市|
铜鼓县|
满城县|
金川县|
高阳县|
太康县|
波密县|
嵊州市|
吉木萨尔县|
商南县|
吴桥县|
龙游县|
上饶县|
安岳县|
万全县|
湖北省|
南江县|
宣威市|
锦屏县|
兴安县|
广安市|
麻栗坡县|
依安县|
临安市|
肥东县|
永吉县|
正安县|
宁明县|
巨野县|
名山县|
霞浦县|
定日县|
武城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