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七十一章 爾虞我詐-《逆水行周》


    第(2/3)頁

    此役的大概經過,戰報里進行了清楚的描述:尉遲敬見久攻潼關不下,設計引蛇出洞,成功占據小關,本以為可以繞過潼關、來個東西夾擊破關,結果卻中了對方的計策。

    弘農楊氏首鼠兩端,一開始,自告奮勇愿為尉遲敬效力來個引蛇出洞,結果對方隨后偷襲了弘農,斷了官軍糧道。

    糧道被斷,官軍本該立刻渡河到北岸,避免糧盡被圍,但因為小關在手的緣故,尉遲敬打算奮力一搏,結果又中了雍州軍的計策。

    雍州軍在小關內埋著大量轟天雷,官軍被引爆的轟天雷炸得傷亡慘重,而杞王宇文亮率領雍州軍主力趁勢出擊,與潼關守軍一起夾擊尉遲敬。

    因為糧道被斷、小關守軍全軍覆沒,潼關外官軍軍心大亂,剛接戰不久便潰不成軍,倉皇北逃,而連接南岸大營和北岸風陵津的浮橋只有兩條,一時間無法容納這么多人過河。

    擁擠之間,許多人墜河溺斃,而潼關守軍又在上游放出火船,將兩條浮橋依次燒斷,如此一來,官軍大部折在南岸,逃到北岸的多為騎兵,還有主帥尉遲敬等將領。

    數萬人的大軍連帶著青壯、甲仗、輜重,就這么完了。

    這個消息,是信使晝夜兼程花了一天多時間,從陜州經洛陽趕到懸瓠城外大營,送到丞相手中,而尉遲惇看過之后只覺五雷轟頂:潼關之敗,意味著局勢大變。

    在蒲津的尉遲勤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兵強攻對岸朝邑,奈何朝邑駐軍頑強抵抗,硬是撐到了雍州軍主力趕回,并州軍無功而返。

    而雍州軍經此大勝,遲早控制陜州全境,那么陜州以東的洛陽就危險了,需要從別處調兵增援洛陽以防不測,如此一來,朝廷的兵力開始緊張。

    但這倒是其次,杞王宇文亮借著潼關大捷,必然能夠穩定關中人心,那些原本作壁上觀的關中世家大族們,很可能會做出最后的決定。

    那就是倒向宇文氏!

    好端端的一個局面,就這么崩裂,雖然不至于崩盤,雖然不至于形勢逆轉,卻意味著速滅宇文氏的戰略失敗,尉遲惇氣極,卻不知如何發泄。

    平心而論,把尉遲敬換成他,他也要吃這個大虧:他絕不會想到弘農楊氏竟會如此包藏禍心。

    勾結雍州軍,然后出賣對方精銳,使官軍輕易賺得小關,借此騙取官軍信任,轉身卻突然偷襲弘農,占據糧倉、切斷糧道,這一擊真的要命。

    而官軍因為小關在手,便試圖孤注一擲,趕在斷糧前拿下潼關而不是撤退。

    結果,小關里埋著大量轟天雷,“轟隆隆”過后,全都完了。

    如此毒辣的計策,尉遲惇知道換成自己搞不好都會上當,落得和尉遲敬一樣的敗局,所以他還能說什么?

    尉遲敬是敗了,但好歹在混亂之中做出了正確選擇:將騎兵優先撤到北岸,有這支騎兵在,雍州軍不敢輕易渡河,占據風陵津。

    問題關鍵是弘農楊氏的背叛起了個壞頭,接下來,很可能有別的家族會蠢蠢欲動,而朝廷在未有確鑿證據前,又不能大開殺戒,以免大失人心。

    想到這里尉遲惇愈發惱火,去年他作為平隋主帥,從洛陽揮師西進,途經弘農時,弘農楊氏等當地大族簞食壺漿恭迎王師,尉遲惇還接見了許多楊氏子弟,說了許多好話,以示安撫之意。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結果我真心待爾,爾等就是這么回報的!

    尉遲惇悔不當初,覺得弘農楊氏真的是白眼狼,他當時若是將對方滅族,哪里會有現在的潼關之敗!

    他在生悶氣,諸將已將戰報傳看了一遍,個個面色凝重,但事已至此,唉聲嘆氣沒有用,必須想辦法解決,亡羊補牢。

    “丞相,并州軍如今還在蒲津,宇文亮定然不敢輕易東進,然則河東要地,并州軍不可輕易調離,否則河東生變,危及晉陽....”

    “丞相,洛陽守軍逾萬,若立刻征召青壯,合計兵力數萬,定能保得洛陽無恙!

    “丞相,河陽軍騎兵主力尚在,若經河橋進抵邙山,可以護衛洛陽北翼,亦可駐扎風陵津,掣肘宇文亮。”

    “丞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若尔盖县| 襄汾县| 乌苏市| 河西区| 台江县| 沂源县| 永清县| 鹤山市| 嵊泗县| 哈巴河县| 云阳县| 齐齐哈尔市| 安国市| 灵宝市| 扎兰屯市| 华蓥市| 启东市| 麟游县| 宁河县| 平江县| 台南市| 鹤岗市| 临武县| 阆中市| 东城区| 西宁市| 探索| 萨嘎县| 客服| 阳城县| 肇州县| 宁安市| 常宁市| 荥阳市| 金乡县| 郧西县| 莲花县| 永吉县| 汽车| 镇远县|